翁佳音的「解碼台灣史」第58-61頁介紹台灣第一站魍港,讓我更清楚就是「倒風內海(麻豆溪)出海口的三個漁村」附近就是歷史上的魍港。
離大員7荷里(一荷里等於7.5公里),翁佳音推測是在台南北門鄉附近。
我推測三個漁村可能是北門村丶蚵寮村丶灰磘港。
而荷蘭人在1635年在魍港(麻豆溪口的南岸)的一個島上(旁有一個漢人漁村)建造菲力辛根堡(Vlissingen),高32呎丶基地40平方呎,地下深15呎。負責防禦及課稅,相當於海關的功能。
1644年碉堡被海水淹沒。長官卡隆(Francois Caron)選定新址興建新堡(仍然稱菲力辛根堡),並在「碉堡對岸」造一座砲台。(砲台位置可能就在今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這個砲台可能就是後來稱呼的「青峰闕砲台」。)
1656年10月強颱挾帶暴雨,菲力辛根堡地基外露,對面砲台被吹垮。漢人漁村房屋漁網全都流失,婦女孩童很多被淹死。今民間傳說魍港天妃宮在荷蘭時期遭遇洪水,士兵將媽祖神像迎至碉堡保護。
1657年強颱過後半年菲力辛根堡倒塌;
1661年巴達維雅城總部否決了台灣當局在魍港修復圓堡丶新建崗樓的提議。
鄭成功來台後親臨蚊港(魍港丶蚊港,閩南語同音)巡視,但已無力投入維護蚊港工程。
入清以後水師汛塘駐守蚊港,1720年代「港面甚闊,大小船具可泊。自此以南至麻豆港,皆此港支分。港北設網寮捕魚。」荷蘭人興建的「青峰闕砲台」已是當代知名古蹟。
清初台灣南部出產庶糖稻米,鄰近蚊港的鹽水港街快速發展成重要街市。雍正年間水師中營增設一名千總,駐紮鹽水港街,後又將佳里興巡檢移駐於此,蚊港逐漸失去軍事丶商業機能。
約在1800年代,倒風內海受到八掌溪丶急水溪的河沙淤積丶港灣填塞,蚊港退縮成為小港,曾經「台灣第一站」的魍港,結束了輝煌年代。
而最後的魍港可能就是「北門漁港」及「蚵寮漁港」及南鯤鯓前的一片鹽灘地。(這一段是我猜測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