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27)中午參訪中崙市場。這是台北市第一個BOT改建後的多功能傳統市場。自2009年市府與廠商簽約到今年1月正式啟用,前後歷經約九年以上的時間。新的中崙市場改建為地下6層丶地上14層樓,一樓是現代化的傳統市場,二樓是美食街,三樓是松山區民活動中心與部分旅館空間,四樓以上是阿樹國際旅店(Artree Hotel)。
如果沒有特別注意,抬頭看到的是阿樹國際旅店,你會以為這是一家國際旅店。再進一步看才會注意到旁邊不是很顯著的中崙市場。剛進一樓的傳統市場,我們走到一條非常清潔的人行通道,以及招牌整齊鮮明的攤位,很快我們就遇見了自治會的會長林明竹(阿主)。
這裡沒有一般市場的積水及髒亂,反而明亮清潔。我就問阿主會長怎麼解決攤位洗滁排水問題?這個傳統市場的通病。這似乎一下子就問到問題的核心,阿主會長很熱心的解釋他怎麼規劃廢水的排放及收集,他拿著一支螺絲起子打開不銹鋼的條狀的排水溝蓋,排水溝並不是一般混凝土的,而是不鏽鋼的排水溝漕,這樣油汙就不容易沾粘,排水溝內固定距離還設有噴水頭以方便沖刷污物,還設有汙物集中網,以方便清除污物。每一攤位與攤位間皆設有小排水溝,一方面避免相互污染,也兼具攤位分界的功能。而且污水直接導入地下四層的專屬污水處理廠。阿主會長巧妙的設計解決了排水、積水和污臭的問題。
市場的青菜水果與生鮮魚肉分區設置。我很好奇新中崙市場是如何解決保鮮冷藏衞生的課題?傳統市場的攤位一般都是固定於地面混凝土的攤桌或木造的攤位,但這裡完全是不銹鋼的可移動的攤桌。在清潔衞生上,不鏽鋼已經大勝混凝土或木頭的桌面;而阿主會長更介紹攤桌下暗藏玄機,原來攤位本身就是一台兼具冷凍和冷藏的活動攤桌。這就是攤桌冰箱化,這的確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設計,不得不對阿主會長表達敬意。而且營業時攤桌上也加裝隔熱罩來強化冷藏保鮮的效果。冰箱的壓縮機還為了防止老鼠窩藏,也全安上了不鏽鋼網。花崗岩的牆壁,大理石的地板,都方便清洗,又不像磁磚遇水的濕滑具有防滑的效果。屋頂挑高,不設天花板以防鼠貓躲隱,還設有抽風風管及電風扇,讓市場空氣更為流通舒暢。
中崙市場原來在二樓頂樓加蓋供奉媽祖丶土地公廟慈崙宮。當初市場改建時,眾攤販意見很多,很難整合;慈崙宮媽祖信眾去搏杯請示也得不到「聖杯」,似乎連媽祖也不同意。最後信仰天主教的阿主會長,親自向媽祖土地公「承諾」改建後會好好安置兩尊神明,擲茭才擲出「聖杯」,表示神明也同意改建了。改建完成後,攤販不想接近廁所的攤位,阿主會長協調部分攤位縮小,空出三個攤位奉祀慈崙宮的媽祖和土地公,而市府也尊重民間信仰,而使中崙市場成為市場有廟的特色現代化傳統市場,真的是新舊文化融合的有趣故事。
改建後中崙市場的傳統市場區的衛生、明亮、通風,阿主會長8年多和市場管理處的周旋和堅持,讓攤商的使用和顧客消費,在各處細節的考量下處處到位。我覺得這堪稱是台灣傳統市場現代化難得的典範,應該將這套規劃經驗供作台灣傳統市場現代化的參考範例,我也鼓勵阿主會長將他的經驗整理紀錄下來供大家參考。
二樓的美食街,也一樣整齊明亮的設計,熱炒與輕食區分區規劃,讓溫度控制可以保持美食區消費者的清涼通風。但是40多個攤位,中午上班族的用餐時間匆促,人潮迅速湧入,但所設共食區座位太少,對商家經營成了一個很大的限制。如何增加共食區的座位?已是美食街發展的瓶頸考驗。阿主會長也談到,盡量讓美食區的各商家做市場區隔、多樣化,不要賣相同的餐飲,既可以吸引更多的顧客,也讓商家避免同業競爭的不愉快。
這𥚃美食區價廉物美,也有日本人來開店,其實已經可以媲美日本的水準,可惜阿樹國際旅店的招牌設計強壓過中崙市場及美食街,如果沒有特別注意還真的不知道二樓是中崙市場美食街。畢竟這是一個市場BOT案,不可以市場反而退位成為隱僻的配角,所以台北市政府應該要求阿樹國際旅店重新設計招牌,將中崙市場美食街的招牌放在更顯著而容易看到的地方。
台灣的傳統市場改造是台灣服務業再升級的重要機會。中崙市場的參訪給我一些啓示,我認為台北市的市場改建可能要思考:
1、傳統市場改建增加的容積率可能已經不適合阿樹國際旅店BOT的方式;反而應該優先思考如何解決年輕人居住正義的問題,所以社會住宅的需求及地方公共使用的需求,才是優先的任務。
2、就傳統市場現代化部份,阿主會長在中崙市場規劃成功經驗值得借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