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台灣二次民主運動----地方政治改革篇

台灣二次民主運動
-----地方政治改革篇

一丶六都直轄市---為什麼大家競爭直轄市?
(一)直轄市的制度-----全世界祗有中國及台灣,歐美日目前均無類似制度。
            美國華盛頓特區。東京市丶倫敦市丶巴黎市

(二)台灣直轄市歷史的反民主特質:----取消地方自治選舉。
        1、1967.7.1----台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市長高玉樹
                                《停止選舉丶市長參加內閣會議丶市府官員局處長職等提高二級。》
                                   1968將內湖鄉丶南港鎮丶木柵鄉丶景美鎮丶北投鎮丶士林鎮納入轄
                                   區。
                                  1994年11月底才恢復自治選舉。
        2、1979.7.1----高雄市改制為直轄市/市長王玉雲
                                《停止選舉丶市長參加內閣會議丶市府官員局處長職等提高二級。》
                                  1994年11月底才恢復自治選舉。

        3、2010.12.25----五都時代。
            "新四都:高雄市(合併高雄縣)丶新北市(原台北縣)丶台中市(台中縣市合併升格)丶台南市(台南縣市合併升格)"
            新四都中原台北縣丶台中縣丶高雄縣丶台南縣比照原台北市丶高雄市,鄉鎮市停止自治選舉,改制為派出機關,區長官派代表停止選舉,過渡時期四年為區諮議代表。
         4、2014.12.25----第六都桃園市加入。
              原桃園縣的鄉鎮市停止自治選舉,改制為派出機關,區長官派代表停止選舉,過渡時期四年為區諮議代表。
      
          五縣共121鄉鎮市,人口合計991萬人,停止地方自治丶停止地方自治選舉。(應再扣除6個原住民區)

(三)爭取升格直轄市的誘因:爭取更多的財源/更多的城市能見度。
        一般縣市與直轄市在財政、人事職等、編制、及權限上的落差,導致許多縣市競相爭取升格為直轄市,希望升格後能爭取到更多的財源分配、更大的舉債空間、更多的人事編制、職等可以提高吸引人才。
        因為這個原因,台北縣、台中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及桃園縣在2009年競想爭取升格為直轄市。
        而當時馬政府在欠缺總体完善的配套政策下就同意五都升格及後續桃園縣變成桃園直轄市,台灣邁入六都年代。小小一個台灣,有六個直轄市,比起中國(祇有4個)還多出二個,難怪成為各界嘲笑。

二丶如何解決一國二制,二等國民的不平?

       六都佔人口的70%以上。其他16個縣市人口不到30%。
       而台中縣市、高雄縣市丶台南縣市合併,那為何台北縣丶市丶基隆市不合併?祇為了葉爾辛效應嗎?

       而相對地一般縣市,則大為不平,認為是被視為二等公民,認為錢都被直轄市搶走了大部份!由於認為直轄市地位高於一般縣市,所以這種相對剝奪感一直存在。
 如何解決六都帶來的縣市不同等的問題?
(一)六州(五州三廳)
     有人主張依據日治時期「五州三廳」的架構,而有在縣市之上再架上「類似州」概念,將台灣行政區重新劃分的主張,如分為六州,北北基(3)、桃竹苗(4)、中彰投(4)、雲嘉南(5)、高高屏(3)、宜花東(3)。提出這種主張者認為如此才能使六州均等,使那些未升格直轄市的地方也才能受到重視。

我個人對這樣的主張基本上是不贊成!理由是:
1、五都升格配套不足,目前看來是「肥了都會區」,而「害了鄉村區」。
升格為直轄市對鄉村區而言,不但沒有更好,反而更邊緣化!
目前更重要而急迫的是,如何提出配套改進彌補政策?
2、擴大治理範圍,除非因共同生活圈之必要,否則祇是增加疊床架屋多增加一級政府,行政效率反而更糟。
所以北北基合併丶新竹縣市合併、嘉義縣市合併是合理的。但前提必需維持鄉鎮市區地方自治,在此前提下才有整併的必要!
其他的合併並無必要性。

(二)推動直轄市與一般縣市平等運動:
        我認為要縮短直轄市與一般縣市的不公平,避免二等公民的相對剝奪感,需要從基本觀念及其相關配套制度著手。

三丶直轄市與一般縣市的平等運動:

我認為要縮短直轄市與一般縣市的不公平,避免二等公民的相對剝奪感,需要從基本觀念及其相關配套制度著手:

(一)、基本觀念:
     直轄市及一般縣市是否應該立足點平等的地位?

(二)目前制度上的不公平,及改革之道:
     直轄市與一般縣市在行政層級是平等的,但目前中央政府在制度設計上就將兩者予以不平等對待,例如:
     1、直轄市長可以參與行政院會、一般縣市長則不能:
        直轄市可參加行政院會,向行政院長及中央各部會發言並當面建言或爭取資源,並提高其能見度!
        而相反的,其它縣市首長,則不能參加開會,在制度上已經刻意矮化一般縣市長。
        其實直轄市參與內閣會議也是一個歷史偶然,因為台北市升格直轄市後,停止選舉,改為派出機關,才將之納入內閣,這也是反民主的一個意外,郤被往後一直延用。

     2、中央與地方縣市政府「缺乏制度化的溝通建議討論平台」:  
        
        這對國家治理、政府管理体制上的確是一個大盲點,造成中央政策在地方上不合宜事項,沒有一套正常反應的機制。而且顯然造成直轄市與一般縣市不平等的地位。
解決之道:就是正式成立「中央與地方首長會議」,可以數月召開一次。
      3、一級主管官員職等差二等的落差:
        直轄市的市長、祕書長、副祕書長、一級主管的官職等,與一般縣市的相對職務的職等相差一至二職等。這是形式主義,而不探查各該職務的複雜度及事務的數量。這對於縣市政府徵募人才非常不利!
       事實上一般縣市的幅員遼闊比起台北市、及過去高雄市大很多,事務的複雜度及數量甚至於更高,但一級主管的職等卻有二職等的落差,非常不合理。
       甚至警察局長及分局長的職等也有二級的差別,例如同樣轄區的分局長在升格後反因職等不夠不能在原分局當分局長,這是很荒謬的。
升格創造一堆沒必要的高官。

        我認為不應將直轄市政府與一般縣市政府的職等當然用兩套標準來適用,而要以事務的複雜度、數量等來律定全國統一的地方政府的官階職等。

     4、直轄市與一般縣市政府人員編制問題:
        桃園縣升格直轄市後,估計公務人員需增加編制2000人,其中光是消防、警察就增加不少人,而增加的政風人員、主計、人事、祕書大員也有數百人。
         理論上升格後應可精簡鄉公所、代表會一切人員,而能整合應用,結果不但沒有精簡而暴增2000人,這就表示這是形式主義,升格直轄市後用「直轄市的規格」來編制人員,導致暴增了2000人的需求。其它四都升格也是面臨相同的問題!
        
       我認為人員編制問題不應因是直轄市或一般縣市而有兩套標準,應該因事務的複雜度及需求量來律定全國統一地方政府編制員額需求表。

      5、直轄市與一般縣市政府,在中央與地方的事務權責分配,應立於相同的標準:
       目前直轄市與一般縣市在事務權責分配上有一些落差,例如(1)、學校:高中、職及師範院校。
(2)、醫院:市立醫院、及署立醫院。(3)、縣市道路(4)、金融單位。(5)、車輛監理單位。
(6)、勞工檢查單位。
       要處理這些事務分配的原則其實很簡單,祇要目前分配台北市政府管轄處理的事務,同樣可以授權一般縣市政府來辦理,祇要把相關的財源、人力一併撥付給一般縣市政府即可也!

      6、財政如何公平分配:
        財源分配不公是造成直轄市與一般縣市的南北落差、城鄉落差的關鍵,目前財政收支劃分法及一般補助及統籌分配稅款的分配公式,仍延續直轄市與一般縣市兩套不同分配公式,我認為此一根本應予以打破。
       財政收支劃分法及一般補助及統籌分配稅款的分配公式,不要再區分直轄市及一般縣市,而完全依照相同的公式來分配。
        至於何者才是合理的公式?我認為不應以人口數目為主要的基準,而應優先以滿足各縣市的基本需求,必要的基礎公共建設需求為先;詳細則有進一步探討空間,這個部份則另案來檢討。
        
        高鐵通車後,台灣西部已成一日生活圈,整個西部走廊實質上是一個「超級都會區」,但大家都覺得台灣的南北差距、城鄉差距事實上正在擴大中,六都後更加速此一南北及城鄉差距。
        目前一般縣市的人口及五都中的鄉鎮區人口,都更加速往六都中的都會中心及週邊移動。
        所以如何使一般縣市與直轄市立於平等地位?是扭轉城鄉失衡、南北失衡的關鍵政策,但到目前為止似乎欠缺此一具體政策的討論。

四、一國三制的鄉鎮市區級政府?直轄市是否維持地方自治?
(一)是否維持地方自治?一國三制。

一般縣市----維持現有鄉鎮市地方自治及地方自治選舉!

直轄市:鄉鎮市均改為區
    1、原住民區----恢復實施地方自治及地方自治選舉。
    2、一般的區----取消地方自治改為派出機關,取消區級地方自治選舉,改為官派!

(二)鄉鎮市是否有必要改為區?村是否一定改為里?
          鄉鎮市原有歷史發展沿革,也有發展程度及人口密集度的內涵,卻完全被取消,導致無法從「區」丶「里」去判斷人口密集度。
鄉---人口較稀疏。
鎮---人口較密集。
市---人口密集區。
里---市鎮人口較密集區
村---鄉下的村,人口較稀疏。
日本東京都丶大阪府丶京都府及一般縣,均有市町(相當於台灣的鎮)村(村相當台灣的鄉)。

五丶直轄市一般區是否應該恢復地方自治及地方自治選舉?

(一)121鄉鎮市(扣除6個原住民區,剩下116區),人口約一千萬人停止地方自治及選舉。

(二)二年的檢討期早已過了!
        2009年當時內政部長江宜樺同意二年後通盤檢討!

(三)以「都會型小面積」的台北市的行政分區,套在其他「城鄉混合型大面積」的新直轄市,治理模式顯然加速擴大直轄市範圍內的城鄉差距!

(四)五都實踐經驗反省:
        1、鄉鎮區加速邊緣化。
        2、市政府一級單位集權,區長指揮大幅下降,導致第一線服務效能降低!
        3、缺乏地方自治,導致地方沒有發展動能,在地經濟丶產業丶文化丶城市發展均缺乏在地動能。自生自滅。

六丶他山之石:從日本地方體制看臺灣的「新直轄市體制」。
(一)東京都:面積2188平方公里,人口13461531人。
           原東京市都心有23特別區(平均一區約40萬人)
           轄下另有26市丶5町丶7村。
         1974年23特別區為完整自治體,有完整地方自治選舉。(1974年以前區議員選舉,區長官派)

(二)以台北看天下:
六都取消鄉鎮市級地方自治----是開民主倒車。

七丶直轄市區自治的聲音凝聚不易,反而廢鄉鎮市自治選舉,聲浪抬頭:
(一)彰化縣長魏明谷(中部縣市聯合會報)/桃園立委鄭運鵬/洪耀南

(二)廢鄉鎮市自治選舉的理由:
      1、買票丶黑道丶黑金體制丶地方派系分贓,人才不能出頭,反而妨害地方發展。
      2、1996年國發會共識。
      3、民進黨黨綱。
      4、五都實踐經驗,國民黨傳統地方派系瓦解的效果很顯著,有利於首長推動政務!
      5、地方黑金派系與國民黨結合把系鄉鎮市長,妨害縣市首長推動政務!

八、尋找一個既能杜絕買票丶黑道丶黑金政治;又能鼓勵人才下鄉,落實在地經營的「地方自治選舉制度」?
(一)現行地方選舉制度的缺點:
     1、選舉區太小,容易受買票影響。
也容易受人情及黑道壓力影響,因而綁樁賄選效果顯著。
為了綁樁而民意代表丶公職人員朝向跑婚喪喜慶及個人服務,而反而忽略地方公共事務丶公共治理的專業努力!
      2、買票丶黑金網絡形成地方派系控制政府資源、分贜地方利益。

(二)如何改革目前選制的缺失?
       1、改為全政黨比例代表制:(投政黨票,而非投個人)
           此制度的優點:
       (1)可以杜絕買票。
       (2)可以杜絕政黨提名黑道及犯罪人員。
       (3)可以大幅降低個人選舉成本,及當選後的爭取連任維護成本。降低從政的財力成本。
       (4)可以讓各政黨落實關心地方公共事務及公共建設、地方發展目標。
       (5)可以鼓勵各政黨挑選各地熱心公共事務的各行各業人才參與政治。
       (6)可以鼓勵更多年輕人下鄉服務地方公共事務。
       2、開放縣市地方型政黨,以制衡全國性政黨中央集權化,而陌視地方的公共事務及人才培訓!
      3、配合全政黨比例制,採取議會民主制(委員會制丶或內閣制),而以多數黨第一席為鄉鎮市區長。但非首長制,而是會議制。 

(三)直轄市區及里可以適度整併:
區自治選舉實施後,里長應可以併入區代表名單,而里完全成為人民團體。

(四)原省轄市區及台北市,是否也實施區自治選舉?
應該比照東京都模式,實施區自治選舉。

(五)直轄市區以全政黨比例選舉方式恢復地方自治後,原來的鄉鎮市地方自治選舉,也一併改為全政黨比例選舉方式。

九丶台灣二次民主運動----台灣地方政治改革運動。
         
(一)目標:
        創造一個活化在地生命力的政治環境
        政治永遠源自地方,改革必須從地方根本作起----台灣地方政治改革運動的重要性。
(二)內涵:
         直轄市區自治及選制改革運動。
         一般縣市及直轄市平等運動。
(三)一場從制度根本上----消滅黑金政治的改革運動。

(四)一場將「社區總體營造」納入「地方政治決策體制」的政治改造運動。

(五)一場鼓舞青年下鄉,振興地方經濟,創造台灣新經濟的地方政治改造工程!

(六)一場活化在地,創造就業,搶救台灣少子化的,地方政治經濟改造工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