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亞投銀論天下-----兼看台灣應否參加?


        3月30日劉世忠在自由評論網針對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發表了一篇評論「亞投行讓歐巴馬窘態畢露」,正好馬英九宣布台灣要參加亞投行的發起會員國,而引起一片踏伐,黑島青年更在3月31日晩間到總統府抗議。由於國內對亞投行的討論非常少,幾乎沒有,所以馬英九的突襲性決定,確實引起大家錯扼。我個人對此一議題在國際經濟政治戰略結構的影響,一直高度關注,乃寫下一些觀感:
     「亞投行的確是中國一項成功的政經大戰略。
       美國重返亞洲企圖形成新形態的再圍堵戰略,在中國對鄰國採取武力強勢威嚇下,的確是水到渠成。問題是一切政治都為了經濟,中國抓住了世界經濟發展重心已由歐洲轉向亞洲,亞洲人口佔全球超過60%以上,亞洲經濟崛起的強大動能與客觀需求,雖然有政治的衝突與緊張,但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的開發融資,誰會拒絕呢?尤其對於東南亞丶南亞丶中亞及中東地區,急需發展地區,中國提供了另一個選擇,而且有可能是另一個條件更優惠的選擇。
        亞投行突圍成功,一路一帶經濟發展資源更豐富,歐亞陸塊將進一步貨暢其流,發展出更密切的新經濟關係。美國應該更擔心的是從亞洲更密切的經濟合作,到歐洲丶亞洲更密切的經濟關係,歐丶亞經濟體逐漸成形。看來美國惟一的霸主地位,恐怕正面臨歷史性關鍵的考驗!」 

       我這樣的觀點,引起醫師出身的科技電子報TechNews總編輯藍弋丰不同的觀點,而引發論戰,不同觀點的論辯,也激發我的一些思辯,其實也有它的意義,所以就整理一下對話:

藍弋丰 「重返亞洲是希拉蕊主推的戰略,在烏克蘭危機後,大包圍中國網已經取消,暫時改為聯中制俄優先,所以才有歐習會,才有一帶一路,那是歐巴馬默許,由中國在南面張開包圍俄羅斯網,歐美也並不希望跟俄羅斯完全鬧翻,中國的身分比較沒那麼敏感。

一帶所經國家去都是難以發展的內陸落後國家,就是為了避免引起美國猜忌,解讀成"世界中心轉向亞洲"(想太多,科技落後一個世代怎麼當中心,連中國人都不敢那樣想)、"歐巴馬滿頭包"(根本是歐巴馬暗中主導的棋局,不然中國豈敢造次),恐怕與事實有很大不符」

蘇煥智 「藍戈丰:
        你的第一段「在烏克蘭危機後,大包圍中國網已經取消,暫時改為聯中制俄優先,所以才會有歐習會,才會有一路一帶,那是歐巴馬默許,由中國在南面張開包圍俄羅斯網」,這個論點我不同意。
1,我不認為再圍堵有暫時取消,而是繼續在強化。
2、我也不認為目前美國「聯中制俄優先」。
     因為短期內根本無法聯中制俄,反而是俄羅斯「聯中抗歐丶美」,而中國兩面得利。
3、我也𣎴同意「才㑹有一路一帶,那是歐巴馬默許」這種説法。
      我認為一路一帶是中國對中亞及歐亞陸廊的戰略,這是中國「大國夢」歷史固有的一部份;同時也是對新疆維吾爾族反抗運動的擴大縱深的防堵戰略。是包裝著經濟丶政治丶軍事的大戰略。
      而中俄的另一個潛在衝突就在此。但烏克蘭戰亂,提供了中國機會。」

藍弋丰 「最終美國還是會回來圍堵最大假想敵中國,但假想敵與真的敵意相比,就會暫時讓位,是美國一貫的戰略思想。

您可回想小布希時代,原本小布希對中國極不友善,911之後,因應短期反恐需求,暫時改採聯中制恐,對中國大開方便之門,直到反恐告一段落,才又"重回亞洲",現在的狀況也是一樣


習近平是徹底的現實主義者,並非"中國民族大夢"的信奉者,所謂歐亞路廊,是徹底的錢坑,最了解這點的,莫過於中國,從清代起,新疆就是超大錢坑,到現在,中國"開發大西部"投入無數資源,結果是全賠,新疆如此,條件更差的中亞國家可以開幾條鐵路就發展起來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世界經濟發展中心,必然是海洋國家,因為海運仍然遠勝過陸運,而內陸國家最基本缺乏水資源(也就缺乏糧食),這兩點改變前,內陸國家不可能有前途,淺見供您參考。」

蘇煥智 「藍戈丰:
        就因為內陸國家的困境,而且中國有地緣上近便性,才正是中國在中亞有密切合作的機會。其他國家缺乏地緣上的近便性,利益相對沒那麼大。中國至少有如下的利益:
一丶一方面中亞的能源丶礦産,正是中國的需求,而且運輸上可直管利用油管輸送,降低運輸成本。

二丶高速鐵道的興建,對內陸國家,增加了更方便的對外經貿關係,也增加中國產品輸入的方便性。
三丶中亞將成為中國的市場範圍,擴大中國產品的市場。」

  • 蘇煥智 「如果中國懂得尊重不同的宗教丶文化丶種族的國家,則中亞地區國家,因為經濟及地緣關係,最終必將成為中國的附庸國。」

  • 如前述,可直接看"開發大西部"經驗

    新疆有豐富能源、礦產,但....

    礦產的"位置",決定值不值錢,"位置"通常 = 運到出貨港口的運送距離(與難度)

    新疆有沒有擴大中國產品的市場? 可能有,但以中國產品全球出貨規模來說完全可略,非洲沿海國家的貢獻還遠遠大過它 
    (如前述,經濟發展必是沿海國家,內陸無前途,也不會有市場)

    中國要提"一帶一路"口號,一定會找一些藉口,但實際上如何,必須用現實面檢視」
  • 科技及建築技術的發展,正在改善內陸國家惡劣的環境。例如大型的溫室概念,以色列人的滴灌技術就是一例!」

  • 縣長,以色列是"海洋國家"非內陸國家,節水科技還搭配應用海水淡化,中亞國家沒有辦法...」

    藍弋丰 「我同意中亞國家可能成為中國附庸,但這件事有幾個邏輯上的問題

    1.中國在國內都完全不尊重不同的宗教丶文化丶種族,現在卻打算要努力討好外國?


    2.若說基建"商機",中國一噸鋼獲利一顆茶葉蛋,水泥亦同,產生恐怖的汙染,中國已經承認嚴重傷害經濟發展,正打算大刀闊斧改革,現在中國卻要汙染自己,拿去建設外國?

    中亞只會成為中國沉重負擔,中國現在經濟堵塞,自顧不暇,還要收他們為附庸,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是習近平"老二哲學"下,與美國談妥分擔的"國際責任"。

    但中亞又有何戰略意義? 這些鳥不生蛋,又哪裡都去不了的國家,唯一用處,是位於俄羅斯的"柔軟腹部",引起俄羅斯神經緊張。

    也之所以美國才會睜隻眼閉隻眼,(可看英國參加亞投行,即表示美國並不真正反對),供您參考」

  • 藍弋豐,謝謝你的觀點!
    一路一帶是包含古絲路帶(中亞區域)及海上絲路。
    海上絲路包含超過二十五億人口的國家,這個區域是全球目前成長最快的區域。」

  • "海上絲路"的問題,是越、菲跟中國有南海糾紛,新加坡抵制、印度不配合、中國傳統友邦緬甸也出了果敢問題,喊歸喊,實無施力點。

    另一個問題是,由於全球自動化技術越來越成熟,已無勞力密集產業空間,人不再是資產而是負債,人口大國形同嚴重負債,無法成長,如印度夢才剛喊出就已經快要破產。」

  • Demand,及生存,及知識的成長,就是根本驅䇿力!
    太輕忽亞洲未來的發展,台灣將喪失重要機會。」

  • 陳大愚 ·
    「現在的產業發展明顯已經由勞力密集走向技術密集,這點中國也在重視,而且致力發展。台灣也是如此,台灣的技術來源仍是美國與日本,過度傾向中國,對台灣並沒有什麼好處。」

    這點我與蘇縣長意見不同,太輕忽「歐美」的發展,沒有認識到美國是世界中心,是推動世局運轉的背後力量,以及歐洲在社會文明上的優越,不只是物質領先,台灣會迷失方向。

    我以為,台灣人眼光只看亞洲太久了,亞洲在創新、文化、社會上是全面性的落後,有很嚴重的結構問題,包括台、中、(港)、印、日、韓、星在內都是已經失敗或即將失敗的國家,但台灣卻有很重的亞洲主義,所以老是跟日韓、新加坡比,或眼睛一直看中國。


    我以為,台灣必須「脫亞入美」,不能再抱持亞洲主義。畢竟,資本主義的鐵則就是富者越富,美國的科技實力、社會力在各方面全面領先,亞洲反超歐美的機會微乎其微,台灣不能自己定義自己是亞洲人,然後夢想亞洲崛起,應該是全力脫亞。

    亞洲無法脫離貧窮迴圈有許多根本上的原因,簡單的說就是現代化未完全,只現代化了表面,內裡都是老舊腐朽未更新,必須體認到亞洲是沒有完全現代化(而不是"有特有的文化",歐美未現代化以前也有一樣或相對應的文化),儘快拋棄陳痾,全面現代化才是。」

    • 藍弋豐,你恐怕是對我有很大的誤解!
      1、我沒有「太輕忽歐美的發展」,你的結論下的太快了。
      2、「美國是世界中心」,這個說法也太武斷了。世界正由一極,轉為一極多元。美國的確在科技丶經濟丶軍事上扮演超強的角色。但在綠能丶環境丶文化、藝術、都市規劃、社會安全制度上落後西歐國家甚多。所以美國在這些方面有什麼資格説是世界的中心。美國在第三世界的影響力,也不能説是世界的中心,相反地歐巴馬都知道美國不能管太多,美國到現在不同意派地面部隊攻打IS,也不敢派軍隊介入烏克蘭戰爭,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美國是世界中心的說法,恐怕連美國自己都不敢講。

    •  3、你認為「台灣人的眼光只看亞洲太久了」,我完全不同意你的觀察,我認為:「台灣人的眼光,祇在台北丶美國丶中國」。根本完全不重視中國及日本以外的亞洲,甚至於嚴重的看不起亞洲。更嚴重的是根本也沒看到全台灣。更談不上歐洲或全球視野。
      眼睛一直看中國的是國民黨政府,以及媒體塑造的窄小的國民視野。
      所以全球化國際化的媒體改造及教育改革非常重要。
      不過如果你認為我是你認為的人,你的判斷也未免太快了!

    • 4、你主張的「脫亞入美」,根本上是一廂情願的,因為現實不可能,美國也不敢。
      而且「脫亞入美」也不符合台灣是個小國寡民的國家規模,台灣應該學習更多的反而是國家規模比較接近的歐洲(西歐丶北歐)諸國。
      戰後台灣完全師承美國,美國是一個超級大國,幅員遼闊,台灣在許多制度上完全抄襲美國,而且沒有融會貫通,我們許多失敗原因之一,就是眼中衹有美國。而幾乎完全捨棄學習歐洲主要國家的制度與精神。其實超過六十年的歲月台灣根本就是「拜美」,而所謂的現代化根本就是美國化。當然你可以説學得不過透徹,但如果要透徹,就必須作各先進國家的比較制度研究,而不是祗有狹窄的「入美」。

    •  5、都已是「全球化」「地球村」了,還在執著「亞洲」與「美國」:
      這十幾年來,網際網路及行動通訊,已經使全球成為一個「即時資訊聯結的數位神經網絡」。亞洲丶中南美洲丶阿拉伯世界丶東歐丶非洲的命運,都將因為全球數位資訊網路聯結,而逐漸改變歷史的惡性循環。「中等收入國家陷阱」,也正在逐步努力掙脫中。
      連歐美財經專業人士及政經戰略專業人士,也不敢如此武斷的判定「亞洲無法脫離貧窮廻圈」。你的判斷太武斷了!
      而且完全忽略了網際網路行動資訊的新時代已經降臨了全球各國,一個「數位科技新世代」正跨越國界,成為地球的新公民,正在改變全世界。「亞洲」「美國」「歐洲」「中國」的界限,某一個程度已被網際網路徹底跨越了!

    結語與感想:
    看衰亞洲的論點,讓我回想二十年前李登輝總統時代,我仍在立法院擔任立法委員,當時李登輝有一些看衰中國的言論,的確引起一些台灣同胞很爽。
    但二十年過去了,台灣的國勢江河日下,而中國已經幾乎快成為亞洲的覇主。其實關鍵的點仍然是整體台灣缺乏全球視野,關起門來自己爽,不然就是以為靠向美國就對了。
    其實現在已經不是中國崛起的問題,而是亞洲崛起的問題,亞洲崛起當然就「不是傾中」的問題,而是「亞洲佈局」的問題。
    「亞投行」以及「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是中國因應人口佔地球三分之二的亞洲經濟崛起,並對應美國TPP泛太平洋戰略伙伴聯盟,所提出的亞洲經貿戰略佈局。
    問題是:「台灣,你的亞洲經貿戰略佈局是什麼?」,朝野政黨領袖,你們有認真思考這些問題嗎?愛台灣的朋友,你們是否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或者祇是仍然困在「逢中必反」的情結,祇要中國提出的就要反對;祇有反對,才不會被質疑是否愛台灣嗎?

    我的結論是:如同參加WTO一樣,台灣應該儘量參加!

    至於美中未來的大局如何演變?繼續觀察吧!霸主有競爭,對全球也許也是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