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交流道的歲月流殤
爭取大灣交流道,其實始自1993年我擔任第二屆立法委員第一會期,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與當時台南市王國清委員共同提案,經委員會審查通過,迄今20年。立委期間偶爾會再質詢一下進度,不過有一些可惜的是地方民眾及地方政府的聲音,無論是永康市、台南縣市的聲音,都沒有跟我們立法聯結,所以力量無法整合發聲。
2001年我接任縣長後,就一直將大灣交流道列為台南縣向中央爭取的重大建設項目,在任何可以向中央爭取重大建設的訴求時,我們都會將整個訴求說帖向中央爭取,可惜都沒有下文。
後來我們工務局發現早期大灣交流道交通部有一個規劃,規模很大而且採用高架立體的設計,費用一百多億,經費龐大,所以一直擱在交通部,沒有進度。我們也發現實在沒有必要搞那麼大,後來彭紹博當工務局副局長時,建議用簡易型的,而且祇有半套的簡易型交流道的方案;亦即「往南的方向」,祇有「南出」,而沒有「南上」;而「往北的方向」,祇有「北上」,而沒有「北出」;這一個方案大幅度降低經費,祇需要幾億元,而且也切合台南的需求,所以跟交通部國工局談,他們很樂意有這麼便宜的方案,馬上取得共識 。
至於用地取得方面,要地方政府負擔,所以我們縣府就跟台南市政府許市長協商,因為受益者縣市分配的比例約2:8,亦即受益者台南市佔8成大很多,而台南縣民大概祇佔2成,所以我們台南縣政府主張市府應分擔較大的比例。但許市長堅持交流道位於台南縣,縣政府要分擔比較大的財政負擔。為了成就地方的方便性,也疏解永康交流道及仁德交流道的擁塞,最後明知不公平,但也接受了用地取得經費縣府負擔6成,市府負擔4成,的比例分配。
這個正式向交通部國工局提出申請,本來成大醫院及成大一直期待縣府能本案早日推動通過完成,也來拜託縣府促成此事;尤其成大醫院一直認為,如果大灣交流道能開通,則在緊急醫療網上可以節省至少15分鐘以上的車程,對於搶救生命很重要。但沒想到,在交通部的審查會上,卻反而遭到成大的交通專業的敎授,以東區的交通將擁擠為理由而反對,而被駁回。所以又擔誤了一段很長的時間。
後來縣府重新提出申請,雖然審查通過了,卻附了很嚴苛的條件,要求縣府必須先將崑山科大前的幹3-1號道路開通,但光是開闢這條道路就要花費超過10億左右,對於縣府困窘的財政無異雪上加霜。後來工務局爭取內政部營建署將幹3-1號道路納入生活圈道路,使縣府的負擔減輕到祇負擔18%,但也排擠到其它道路納入生活圈的機會。
如今永康幹3-1號道路已完工,而大灣交流道也正式動工,回首這一段歷程,大概也沒有幾人知悉!
2007年下半年左右,我特別邀請時任交通部長的蔡堆及本縣立委來宣示中央支持大灣交流道的立場,但終阿扁執政8年,大灣交流道仍然無法正式動工,中央政府的執政效能的確是個大問題。
而相反的南二高的柳營交流道,在柳營科工區開闢後,開始向中央爭取,反而比較早確定;後來馬英九上任後,行政效率大幅衰退,光是環評程序就拖了近三年,但南二高柳營交流道還是比較早動工,而且其聯外道路,縣府利用工業區開發基金負擔開發成本,卻早已開發完成,而等待著中央的柳營交流道完成!
大灣交流道的爭取,正好是我剛踏入政壇,記憶鮮明;而將中央交通部不切實際的規劃,修改為務實的簡易型,大幅降低其財務負擔,而成為可行的方案,也很有一點成就感;同時並完成了困擾地方很久的無尾路,打通了永康幹3-1號道路,促成大灣交流道的興闢。但交流道動工時,我也已離開公職成為一介平民!雖然年已屆57歲,但在沒有退休保障,形同中年失業情形下,人生歸零,必須重新開始律師的執業!歲月流殤,二十幾年的台灣民主運動公職生涯,眼看著朝野鬥爭,國家競爭力衰退,世界大幅蛻變,但台灣國家競爭力大幅衰退,也使台灣民主相對暗淡無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