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民進黨重返執政之路?

民進黨重返執政之路 

 一丶前言 

 1.北京是另一個競選總部

 2.不對稱的選戰:一場民主假相的選戰

 3.溫水煮青蛙: 從一中各表----一國兩區----一國兩制

 4.最後一浬路???

 二丶戰後台灣民主運動的歷程: 

 1.第一波民主運動: 時間: 從228事件到1986年民進黨組黨成功 本質: 反抗一黨專政獨裁統治 路線: 体制外政治運動 + 選舉路線

 2.第二波民主運動: 時間: 從DPP成立到國會改選到總統直選 從總統直選到政黨首次輪替,民進黨執政8年

 3.第三波民主運動: 從2004年6月連戰登陸,國共合作開始,到2008馬英九當選迄今 新局勢: 威權復辟 國共聯手制台新局成型 共產黨勢力在台有逐漸凌駕國民黨之虞! 

三丶2000年後,全球環境丕變,台灣面臨嚴峻挑戰: 

 (一)外在環境劇變:

1.全球化加速: 微電子革命,帶來資丶通訊丶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加速全球一体化。 繼亞洲四小龍後,金磚四國丶新興市場國家,及亞非中南美等皆穩定成長.
 2.中國崛起: 過去十年,GDP成長超過四倍. 2010年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体.

(二)台灣經濟衝擊

 1.產業被迫外移,產業空洞化:
 2.產業轉型升級不足:
 3.缺乏全球布局總体策略:
 4.加深對中國依賴:
 5.中產階級流失,社會M型化,貧富差距擴大.

 (三)對台灣政治的衝擊:

 1.轉型正義未落實,威權勢力復辟
 2.中國政經勢力大舉入侵
 3.主權流失浮現香港化危機. 

 四、2012年大選反應,對中國經濟政策影響大選。 

台灣智庫估計影響 5%的選票

 五、重返執政的考驗: 

 (一)中國政策:

 1.捍衛台灣主權v.s一中各表?? 接受,是否造成民進黨面臨分裂崩盤危機? 不接受,能否對談? 不接受一中各表,是否有其它替代方案? 台灣共識v.s憲法共識v.s兄弟之邦 以兄弟之邦定位兩岸關係的可行性?

 2.對中國經貿文教等政策的態度?後ECFA時代諸多經貿談判課題! 務實開放及把關: 成立國家安全及公共利益評估機制,以務實態度把關! 與社會對話及黨內溝通平台.

 3.善用中國市場的機運?

 (二)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政策: 全球運籌的視野,加快國際化的腳步,作全球化的佈局° 如何提升競爭力,減輕對中國依賴,又能振興經濟?

 1.改善台灣投資環境.

 2.擴大資源,協助傳統產業升級.

 3.強化南向經貿戰略布局,擴大台灣政經縱深.

 (三)搶救崩世代的課題: 台灣面臨全世界生育率最低(0.89)的社會崩壞危機。 年輕世代的生育丶教養、居住的危機。 民進黨是否向左轉?成為歐洲的社會民主黨類型政黨黨的路線問題?

 (四) 民進黨在北部及都會區重返執政之路? 經濟選民 年輕世代

 (五)如何改造民進黨組織、基層組織的課題? 黨員初選投票權? 代繳黨費如何杜絕? 影子內閣? 三級黨部組織? 

 (六)、民進黨還有重返執政的機會嗎? 中國的危機?民主化的挑戰?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台灣共識v.s.憲法共識v.s兄弟之邦

     這一次參與黨主席選舉,本來預期在中國政策上會有較深入的辯論,可惜並沒有機會達到此效果。 倒是蔡英文前主席所提的「台灣共識」(蘇貞昌主席在2011年民進黨總統初選亦提出台灣共識的主張)的內容為何?並未有更完整的論述,而謝前主席在最近出版的新書中推出"憲法共識"的主張,並建議將之列為台灣共識之一,此一主張得到許信良前主席於主席辯論中公開予以肯定,但各界討論仍不多,"憲法共識"能否作為與中國對話的兩岸關係的定位?外界討論也不多。

     我在最近與謝前主席的談話中,很難得的,由他自己的口中說出"憲法共識是台灣內部對憲法的共識,也許仍未能作為兩岸定位關係的共識"!而憲法共識與"憲法一中"的差別何在?也有待釐清! 而這次主席選舉辯論中,吳榮義董事長也將最近兩年辜寬敏先生所主張的"兄弟之邦"提出來,作為兩岸關係的定位。而事實上我在2000年9月份阿扁剛上任總統,為了"扁連會"後宣佈停建核四,政局動盪不安,曾自書兩項政治說帖1、"儘速推動兩岸直航"及2、""以兄弟之邦替代四不一沒有原則",傳真給阿扁總統參考,也曾電話中向阿扁總統報告,可惜他沒多大興趣!我當時動機有二:一者當時政局紛擾,希望透過二岸直航的推動來轉移核四停建政爭;二者我即將在2001年專心投入台南縣長的選舉,將再無心力投入國家大政方針的推動!所以就把台灣與中國的大政方針,個人長期思考的一些新觀點提供給阿扁總統參考!2011年我曾較完整寫了一篇文章"台灣如何因應中國崛起之挑戰?",將"如何推動台灣前途共識?"及"兄弟之邦"作了較完整的闡釋。


     沒想到從2000年來我所持的觀點,竟與辜寬敏先生的觀點不謀而合。但主席選舉時,我評估黨員獨派屬性居多,覺得提出來被"誤解"的機率偏高,所以並未主動提出! 但有關"台灣共識""憲法共識"及"兄弟之邦"三者的關係為何呢? 一、有台灣共識嗎?有那一些沒有共識? 我在"台灣如何因應中國之崛起?"乙文提到,台灣前途有那項共識: 1、維持現狀的共識: 正名、制憲雖是不少人的心聲,但在中國文攻武嚇下,多數人被迫接受現在中華民國名稱,再加上修憲門檻4分之3實在太高了,除了各政黨有高度共識的修憲案,否則根本過不了!再加上在中國國勢日愈強大的壓力下,各國(含美歐)對中國態度愈不敢得罪,即使正名也看不出可加入聯合國可能性增加多少,或新增加多少國家對台灣的承認與建交,所以接受現狀已日趨形成共識。


     在預見的未來推動正名、制憲已不太可能成為主要政黨積極推動的議題。 2、台灣的現狀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有關台灣現狀是否為一主權獨立國家?獨派有部份人不同意,但已屬極少數派觀點。另外反對台灣現狀是主權獨立國家的,主要就是中國及其盟友;國民黨也絕大多數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祇是其名稱叫中華民國"。但最近中國崛起後,部分親中派也為討好中國,開始否定台灣作為主權國家的立場,但畢竟仍非國民黨的主流意見。所以此項共識應為絕大多數意見! 3、台灣未來前途(或改變台灣現狀)需2300萬台灣人民之同意。 目前國民兩黨及台聯、親民黨皆公開表達台灣前途由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決定之立場。 


     那些是沒有共識者? 1、是否正名?制憲? 目前獨派團體仍將正名丶制憲列為台獨主張的充分條件!並不放棄此一訴求! 2、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國民黨接受92共識,"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的原則,但自稱"一個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宣稱"兩岸政府互不承認",所以國民黨並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政府"。


     國民黨的主張被認為與國際現實不符,國際所承認的中國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絕非中華民國。 而國民黨表面上看似阿Q式的主張,實際上是掩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堅持的"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台灣提供法理基礎,也使台海問題從國際議題矮化成為中國內政問題。而國民黨主張92共識一中各表,也實質動搖了"台灣前途由台灣2300萬人民決定"的原則。 民進黨及獨派團體迄今堅決反對92共識一中各表原則,可謂其來有自。


     但民進黨內部仍不乏少部份有接受一中各表的論述者,但一般評估民進黨若接受一中各表原則,恐陷入實質政黨分裂的危機! 二、憲法共識是否應列為台灣共識之一? 憲法共識如果其定義是:承認憲法效力問題,是則不管你喜不喜歡,憲法及增修條文的確所形成的憲法秩序,目前仍是有效支配台灣。你不承認它,它也要來支配你! 但憲法是否是"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份"?就爭論頗大!因為憲法增修條文已凍結了中國大陸的適用,整個中華民國憲法体系已經完全台灣化,中國大陸地區成為不適用憲法法效的區域。所以馬英九援引謝前主席"憲法一中"的論述,擴大解釋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事實上是"中華民國祇剩下台灣,中國大陸已經管不到,也不必管了"。


     李登輝前總統表示經過歷史變遷及歷次修憲,一部大中國而不能實施的憲法,已經被裁剪成適合台灣的憲法,祇是帽子還戴著中華民國之名,如果再回到大中國的架構來看現在的憲法,就是歷史的倒退! 至於憲法共識能否定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呢?謝前主席已表示這並非與中國關係的定位,而是台灣內部共識問題,中國共產黨當然不會跟台灣有憲法共識! 三丶兄弟之邦是否可作為兩岸關係的定位? 民進黨及獨派在基本上無法接受"一中原則,台灣是中國一部份"作為兩岸的定位,而偏好"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定位,但長期來要作為對話的關係,卻很難突破! 我在12年前就提倡以"兄弟之邦"作為對話的關係,以突破"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的瓶頸。兄弟之邦是一種"以對話代替對抗"戰略原則,並作為"衝突管理"的方法;而且"兼顧對等尊嚴的兄弟關係"的基本原則,而非"上下隸屬,父與子或中央與地方關係";又能兼顧"歷史丶文化丶血緣"的尊重,改善雙方的關係,而且可容許"特殊國與國關係"存在的空間,滿足各界的需求。 在沒有更好的定位選擇下,可先暫時使用"兄弟之邦"來作為兩岸關係定位"。 


      值此民進黨新任蘇貞昌主席就職後,各界皆關注台灣與中國的政策,謹將一些思考結果,供各界參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