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唯心電視台訪談題綱



壹、   從學生運動到返鄉服務:
一、    學生運動到民主、人權、社會運動~為正義而奮鬥
1.  台權會副會長,人權律師。
2.  環保聯盟永久義務法律顧問
二、    立委階段~如何幫助偏遠弱勢的故鄉及人民
1.  水租抗繳運動
2.  老人年金運動~你我攏會老,呷老麥按怎?少年納稅金,呷老領年金。
3.  反濱南工業區(七輕、大煉鋼廠):
A.  弱勢漁民生存。
B.  環境(反污染)。
C.  保育~黑面琵鷺、濕地生態、潟湖、漁業資源。
D.  溫室氣體排放問題。
E.  海岸侵蝕、水災防範。
F.  反濱南苦行。
4.  廢國大苦行~傻人阿智苦行台灣。

貳、    地方治理的理念、態度與成績
一、    理念與態度
1.  在地全球化。
2.  以企業管理的理念若時政府治理
A.  成果導向管理。
B.  善用民間資源:企業、資金、志工。
C.  隨時以企業管理角度,檢視政府效能。
3.  創新行政,解決問題。
4.  興利重於除弊
5.  以身作則:上樑正,下樑就不歪
6.  用腳閱讀土地:尋找故鄉的特色與機會,同時進行走動管理。
二、    九年執政,台南DOUBLE
1.  20大建設,轉型科技產業大縣
A.  5個工業區:柳營科工區、永康科工區、樹谷園區、七股科工區(報編中)、麻豆口工業區(報編中)。
B.  2個生物科技園區:蘭花生技園區、太康有機專區。
C.  3個新市鎮:陽光電城一期、大橋新市鎮、新市新和社區。
D.  4個研發及學術機關:中研院南部生技中心、工研院南部分院、交通大學台南校區、台南大學七股校區。
E.  1個都會公園:台南都會公園暨奇美博物館。
F.  2個文化園區:蕭壟文化園區、總爺藝文中心、
G.  2個國家風景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
H.  1個國家公園:台江國家公園。
2.  台南DOUBLE:可做為台南縣GDP參考指標的「台南縣營利事業總額」,從2001年上任前的7,295,增加到2010年的17,233億,9成長136%

參、   新大同社會運動:
一、    村里關懷中心:從老人年金到後老人年金的老人照顧。
二、    行動醫院全民健檢:照顧每一個縣民的健康。
三、    反毒減害運動:台南的新鴉片戰爭
四、    新大同社區營造:

肆、    環境新公民運動
一、    清潔秩序綠美化:縣長帶頭掃廁所,每月下鄉掃街,推動環境清潔,縣府廁所改為飯店式五星級公廁。
二、    全縣公用廁所檢查、清潔競賽。
三、    河川汙染防治:除稽查人員外更成立政府河川巡守隊、鼓勵成立社區河川巡守隊(community Watch)、每週工廠廢水排放口抽查。
四、    環境髒亂點網路通報。
五、    千里植樹運動。

伍、   新農業及健康 農業運動:
一、    太康有機專區。
二、    蘭花生技園區。
三、    芒果外銷。
四、    無米樂。
五、    東山咖啡節。
六、    老牛的家、劃設黑面琵鷺保護區。

愛鄉鐵馬環島行------勇於實踐夢想

愛鄉鐵馬環島行感言
-----勇於實踐夢想
今年(2012)11月26日到12月5日,我與7位朋友在薛弘明的領隊下完成了「愛鄉鐵馬環島行」。為什麼是「愛鄉」呢?其實我們參加的伙伴除了一份自我挑戰的意志外,的確心中都有一份愛護台灣這一片鄉土的情懷,能夠一步一腳印踩著鐵馬到台灣環島一圈,去感受每一個不同地方的大自然風土人情,的確增廣不少見聞。
原來在2010年下半年我縣長任內即計劃與縣府同仁組團騎自行車環島一圈,當時我們自行車專案辦公室主任黃浚榮也已經請人勘查路線作好準備,後來因為卸任前許多計劃擠在一起,行程太滿,所以取消原訂計劃。2011年底前,佳里卡達自行車行老板也邀請我參加他們計劃的鐵馬環島行,但當時正逢總統大選我擔心我有輔選責任,所以沒有成行。這一次鐵馬環島行是中華日報記者張淑娟在我的臉書留言,邀請我參加鐵馬環島行,我就隨口答應,她也沒有想到我答應了這麼爽快,還以為我隨便講講,後來就找老薛(薛弘明)來規劃整個行程,也為了安全起見特別請有經驗的老同事丁博慶一齊來參加。
騎鐵馬環島是許多人一生的夢想之一,這一次參與的9位朋友,加上我內人郭樁華負責隨隊補給車兼做車隊保護之功能,總共十人,扣除有經驗的老薛及博慶外,大家都是來圓夢的,可以說這真是一趟圓夢之旅!
這一次鐵馬環島之旅,要經過蘇花公路段,有的朋友建議放棄這一段難度較高且危險的路段,但我們一開始就覺得這一段就是我們最想去冒險的,台灣最經典的自然景觀,所以雖然充滿顫顫競競,但我們心中卻期待著!幸好在老薛的領隊下及我內人補給車發揮保護的功能,我們順利平安的完成此段挑戰,並能親臨驚險巍峨的清水斷崖美景,真是說不出的成就感。我們結束環島行之後一個禮拜左右,蘇花公路因雨又癱方,遊覽車不能通行,要繞行南台灣。想來我們還真幸運也!
這一次環島鐵馬行從第三天由四重溪經牡丹鄉到壽卡開始都有許多長爬坡,差不多在長爬坡我的時速祇能維持5、6公里,前進的力量主要是意志力的堅持,尤其是蘇花段、及北宜公路段,意志的考驗其實是環島的關鍵!
騎鐵馬環島的好處,就是能一步一腳印的踩著鐵馬前進,每前進一步都是結結實實的付出,而且能夠以較慢的速度去感知體會不同的鄉鎮村里。雖然台灣很小,但每個地方不同的自然景觀有不同的高山與原野,各地不同的風土民情,許多地方如果開車就是一閃而過,但騎車則可近距離來感受。而且這一次老薛都把各地的名勝古蹟、遺址,有機會停下來參觀,豐富了全程的內涵,讓大家增廣不少見聞。
鐵馬環島行實在是台灣人應該去体驗的夢想,我們實踐了,非常值得,回味無窮!我們也鼓勵大家,勇於實踐夢想!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公投廢18%運動

        最近一個月(2012/12)來,台灣因為軍公教優厚的退撫福利,而引發嚴重的爭議!
這事起因於勞保面臨破產危機,而行政院長陳冲拒絕補助。而同時軍公教退撫基金也都同時面臨破產危機,而軍公教退撫福利,竟然有一部份人所得替代率超過100%,退休後還領得比上班時還多,遠優於勞工數倍以上。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好的福利。
再加上被立法委員揭發,已退休公務員,竟然也可以領取"相當於年終獎金"的1.5個月的"年終慰問金",而且中央一年就編了200,引起社會一片公憤。更引發軍公教現行退撫制度與其它行業受僱者退休保障嚴重不公平的社會對立。再加上國家財政急遽惡化,財政不可持續的問題,台灣正加速在步希臘後塵,有破產之危機。而且債留子孫,再加上少子化,不但是當代不公平,也造成世代間剝削的問題。
再加上台灣當前的國家競爭力嚴重衰退,人民薪資幾乎15年以上沒漲,而大台北地區房地產十幾年內已幾乎漲了超過5倍以上,年輕人在大台北地區已買不起房子°而台灣過去引以為傲的電子資訊通訊光電產業,從今年起也出現嚴重競爭力衰退的現象,而且看得出來不是景氣循環問題,而是結構競爭力問題!在民間一片困難的聲中,以及國家財政加速惡化下,如何避免台灣走上希臘的後塵?實有必要徹底檢討軍公教退休福利制度,並建立各行各業的受僱者均平等、且有足夠保障,而且財務可持續的退撫制度,可以説是當前搶救台灣財務免於破產的迫切議題!
而行政院長陳沖面對200億軍公教退休人員的年終慰問金問題,原來很有魄力的迅速宣布要坎掉190,祇保留10億給月退休金2萬元以下,及因公重傷殉職者家屬!沒想到言猶在耳,卻傳出祇適用於今年,明年以後再說(2014年立法院已提高為月退休金2.5萬元以下者,均可領取年終慰問金)。而更一步的因為軍公教退休人員揚言上街頭抗議,又要罷免馬英九總統國民黨主席的資格,而行政院的立場馬上鬆動,至今立法院國民黨團與行政院仍互推皮球,是否仍依原陳沖院長的改革版方案?看來困難重重!但民進黨揚言如果不照陳沖院長改革版刪除,民進黨將不惜走向街頭。看來好戲仍在後頭!
由於國民黨馬政府毫無改革的誠意,部份立委及蔡英文及民進黨乃大力要求馬英九總統,退休年金與國家財政問題」召開國是會議共商大計。但馬總統卻以邀請蘇、蔡兩人進行國政諮詢會議,而輾轉拒絕召開國是會議!朝野國是會議攻防戰恐怕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立法院國民黨佔優勢,而軍公教比例上一向多數是國民黨選舉重要的鐵衛軍,所以任何削減現有軍公教退撫福利的改革,都是要國民黨自手腳,要國會通過實在很難!而在野黨國會議員,在單一選區的選制下,也有不少支持群是軍公教的朋友,要主動提案全力推動刪減軍公教退撫福利,而全面得罪包含自己支持群的軍公教人員,其選票壓力也是很大的,所以可能的動作也祇是因應外界輿論壓力,適可而止的宣誓立場罷矣。再加上本來就是少數黨,舉手也輸給國民黨,可以順勢放手。所以期待立法院在軍公教退撫福利上作大改革有很大的困難!
而國是會議雖是目前朝野就年金退休與國家財政問題攻防戰的焦點,但此一問題有專業的爭論及既得利益的政治問題,既得利益的削減問題恐怕在國是會議上也很難有共識!
而擬參選總統大位的人恐怕也不太願在此時明顯的太得罪軍公教界的朋友!
如何改革目前太夠優厚的軍公教退撫福利制度?並進一步建立一個各個行業受僱者均平等,而且有足夠保障,且財務可持續的退撫制度,的確是台灣當前的政治瓶頸。我覺得「公民投票」會是重要的方法,尤其可先從國民均有高度共識的18%」的不合理優惠存款利息問題,先以公投廢除,啟動一次人民直接民主來改革此一不合理的制度。
過去全國性公投沒有一項出席投票之人數有過半,國民黨均反對,而且要選民不要出來領公投票。主要是公投的主題意識型態成份高,公共政策民生層面低或沒有,人民容易事不關己。如果議題是純粹是公共政策民生議題,也許大家會有興趣參加!
軍公教18%優惠存款利息補貼,到2011年一年已801億,再加上年終慰問金200億元,以及其它軍公教福利(例如三節慰問金丶子女教育補助丶軍人家庭的水電補助⋯等),總金額已達一千億元以上,這筆經費已拖累國家財政,而造成許多急需照顧的人無法受到照顧,尤其年輕人薪資15年沒有增加,而大台北房地產十幾年510,造成年輕人不敢結婚不敢生小孩,甚至在大學就要背負高額學貸,離開大學就要背負沈重壓力!所以台灣的生育力已是全世界最低,未來將沒有足夠的年輕一代來工作,來繳納稅金、退休提存費、保費,國家財政及經濟勢必崩盤!
所以公投的標的,除了廢掉18%之外,這些錢應用來搶救台灣社會嚴重的少子化的相關對策作為,例如:
1丶大學學費凍漲,學貸免息。
2、全面推動社區化公共托嬰保母中心,保母費降為目前的1/3。
3、社區化公共托育,以降低家長負擔。
4、實施育兒津貼。
5、廣建出租社會住宅,以平價出租給已婚夫婦或需育兒的家庭。
如此可大幅降低世代崩潰的危機!
公投廢18%,正是可以啟動台灣公民運動,也是啟動台灣年輕一代的希望,值得朝野不分黨派,大家共同來努力!
    -------------2012/11/19,蘇煥智---------------
2011年18%的預算是801億元/年,預估最高峰一年需1400億元,如果加上年終慰問金一年約200億元,兩者合計一年預算已逾1000億元。
目前享受18%的總人數約42萬人,未來仍會有40萬人退休後可享受18%。
目前地方政府已經沒有能力負擔18%,截至101年9月共積欠台灣銀行315億元18%的優惠存款差額補助。18%不廢除,國家財政將無法負擔。
推動公投廢18%後,對於領一次退休金的人及半退休金的人,不能享受18%優惠,是否會影響其生活呢?我認為應同時允許他們,可以交回一次退休金或半退休金,而改領月退休金,就可以解決生活保障問題。
公投廢18%及年終慰問金後,所撙節的約1000億元以上的經費,可以優先來解決台灣面臨不婚丶不生的少子化狂潮的相關對策所需的經費預算,例如:1、推動社區化公共保姆中心,並使保姆費降為目前的1/3,以鼓勵年輕人結婚生子。
2、大學學費全面凍漲,學貸免息,利息完全由政府補貼。尤其私立大學學生學貸最重,家境也相對弱勢,不應讓年輕人背負沈重的學貸!
3、政府應廣建出租社會住宅,租金平價,並優先出租給結婚及育嬰育兒的家庭,以鼓勵安心結婚,安心生小孩!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新奇美博物館-----李登輝不能,為何蘇煥智能?


             新奇美博物館-----李登輝不能,為何蘇煥智能?

        李登輝終於來了!
        11月10日(2012年)奇美創辦人許文龍陪著李登輝前總統,參觀在台南都會公園興建中的新奇美博物館。這個新的奇美博物館跟李登輝前總統有關,更與我密切相關。

        許文龍為回饋社會在公司內設立奇美博物館已有二十多年,免費供各界自由參觀;他更進一步想將其在奇美公司廠房內豐富的藝術文物典藏,蓋一個國際級博物館的想法已很久了!在李登輝總統任內他們兩人就非常交好,許文龍曾多次向李登輝總統反應,希望政府能提供土地給奇美來蓋博物館,媒體也多次披露,但終李登輝12年多的總統任期,還是無法提供土地使其達成心願!我相信李登輝一定一百個願意,去協助他!

        我當縣長以前實在沒真正與許創辦人認識,但對他要蓋一個博物館的想法,卻非常敬佩!

        台南都會公園是陳唐山縣長任內,內政部營建署規劃建設全國四個都會公園之一的計劃,位於臨近舊台南市邊緣的台南縣仁德鄉的仁德糖廠附近台糖農地。內政部當時要求台南縣府取得土地80公頃後才願意興建。但80公頃土地價值30億元跑不掉,縣府實無此財力,所以終陳唐山縣長任內,縣府沒有能力取得土地,所以幾乎已經是死案。

        2001年我接任台南縣長後,重新審視台南都會公園的計劃,由於我是律師,加上長期服務案件很多土地糾紛,所以對土地法規的概念較為熟悉,所以提出了"比照區段徵收方式","縣府與台糖聯合開發","無償取得都會公園用地"的全新開發模式。台糖公司從仁德糖廠到總經理都不敢贊成此一新的開發模式。而幸好當時台糖董事長吳乃仁較為開明務實,認為這是台糖可以獲大利的開發模式,而同意此方案;所以縣府免費取得40公頃的都會公園的土地及週邊生活圈道路用地,但台糖也因而取得約50幾公頃土地農地變成建地,目前已是奇貨可居。

        與此同時我也拜訪奇美許創辦人及其團隊,邀請他來都會公園蓋博物館。台南縣政府是以公園多目標使用的方案,免費提供5公頃都會公園土地,邀請奇美來蓋博物館。許文龍創辦人及其團隊非常高興能有此機會來完成蓋博物館的夢想。

        為什麼許文龍的好朋友李登輝,貴為一個大總統,但卻無法為他的好友蓋博物館的公益理想取得台糖土地呢?而蘇煥智一個後輩小縣長卻讓許文龍的夢想成真?為什麼呢?關鍵在那裡!

        關鍵在於"對土地行政法規的了解"。李總統的學問非常淵博,行政歷練也非常完整豐富,照道理這事情應難不倒他才對。但他的專業是農業及經濟,而土地法規也是另一項專業,並非其專長;而且可能他信賴幫他解決問題的幕僚,也缺乏土地法規的專業判斷能力。在法治主義害怕圖利他人的司法風險下,雖然官大若沒土地法律的專業,也祇好聽下面官僚体系的意見,而被官僚體系綁架!所以就這件事而言,李登輝總統應該就是受制於官僚體系的意見,而無法幫助許文龍達成蓋博物館的夢想!

        現在馬英九政府,沒有方向,又沒有效率。其中有一大部份沒有效率,就是缺乏「熟悉法律精神與專業知識整合能力又具備開創性格」的政務人才,而被官僚體系在害怕圖利私人的司法風險下,採取保守不合宜的官僚體系意見所綁架!

        而我為什麼能突破這些限制呢?其實我歸結有三個原因:1、台大律師專業訓練。2、民主運動的訓練,打破匡架的批判力與創造力。3、三屆立委豐富的民間陳情處理經驗及立法院豐富的立法及國政經驗!我能完成許文龍的夢想,就是因為我是一個有開創性、有專業的縣長,當官僚體系同仁要"say no"的時候,他必須要通過我專業的審查。所以我縣長任內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也解決了許多疑難雜症!

        台灣的國家競爭力如今衰退到這般田地,而政治人物猶搶著出名作秀,大家還不想好好討論當前的困境及方向,這更令人失望。我認為台灣現代的公民法治教育必須再落實加強,尤其公務人員害怕圖利私人的司法風險心態,寧可保守而不做事,不顧合理性及人民權益比比皆是。行政院應成立檢討不合理法規行政命令及行政程序的協調中心,以提振台灣國家競爭力及保護人民權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11/today-south6.htm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憲法各表是「一中」嗎?

                                                         憲法各表是「一中」嗎?

         謝長廷訪中之行並高倡兩岸定位為「憲法各表」,我不贊成憲法各表,理由是:憲法各表就是「憲法一中各表」,是「隱藏版的一中各表」,是憲法一中的再包裝;我也不認為中國大陸會接受「憲法各表」,但也相信中國大陸現階段會給謝更大的空間,以發揮更大的統戰效益,一方面達成對國民黨施壓的效益,二方面壓縮民進黨內獨派的影響力,催化民進黨朝向憲法一中擺盪。我並進而提出以「兄弟之邦」作為兩岸關係的定位。有些朋友認為需要把兩件事情講得更清楚:
        1、我國憲法是否「一中」?因為謝長廷及馬英九現在都主張「憲法一中」(說實話,我懷疑馬英九是抄襲謝長廷的),我們反對憲法一中的理由是什麼?應更完整的說明!
        2、憲法各表為何是一中各表?應作更清楚的說明!

一、「憲法是一中」嗎?      
        謝長廷及馬英九都主張現行憲法是一中架構,理由是憲法增修條文前言提到「因應國家統一前…」,以及增修條文第11條文提到「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因而主張現行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架構,或是憲法一中。然而從以上這些規定就能解釋憲法是一中嗎?
        其實「一中」是中國的要求,是相對於「兩個中國」及「一中一台」,也就是國共所共同宣稱的「一個中國原則」:「世界祇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其實我國憲法增修條文提到「大陸地區」與「自由地區」,及「統一前」的字眼,該如何解釋呢?從修憲歷史來說,這些條文都是萬年國代要退職前所作的修正案,這些條文主要的目的是要「凍結大陸地區國民主權之行使,使在自由地區人民可以行使完整的主權,選出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委員及後續的總統直選」,是台灣民主化的憲政改造工程,亦即一般所說的憲法在地化或「憲法台灣化」的改造工程。至於因而透露出的「大陸地區」領土範圍,是為了說明該地區非中華民國有效佔領統治範圍,而人民事實不能行使國民主權,為了名實相符而凍結該區域人民行使國民主權,以完成台灣民主憲政的實施。
        至於是否因為憲法主張的領土包含大陸地區,就可稱為憲法一中或一中架構?我個人認為不當然丶也不必要,衹需稱為中華民國憲法即可。因為全世界國家,在自己主張的國土有別的國家政府佔領,比比皆是;更何況中華民國(ROC)在台灣的人民及政府,是承認並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在中國大陸的;而事實上在中華民國憲法所指的固有疆域上存在著三個國家ROC及PRC,另一個則是蒙古人民共和國;而排除蒙古,也尚有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相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既不承認也不允許中華民國在台灣繼續存在,所以堅持"一中"原則,因為他們知道自從中華民國被趕出聯合國後,全世界認知的一中就是PRC不是ROC,堅持一中就是未來要統一台灣,所以「一中」不是「憲法規定」問題,也不是「憲法解釋」的問題,而是中國政治力「壓迫」出來的。
         而且為何稱我國的憲法是一中?為何不說二中?或祇說「中華民國」?卻沒有講清楚!為何美國憲法不說「一美」憲法?日本憲法為何不說「一日」憲法,就是曾分裂的東西德的憲法也不會稱「一德」憲法,而目前分裂中的南北韓也不會稱「一韓」憲法。那為何有人一定要稱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或「憲法一中」呢?
         其實無論謝長廷、馬英九主張「憲法一中」,都是為了回應中國所設定的「一中原則」議題,滿足中國之所要求;而並非因為我國憲法條文的解釋可得到憲法一中問題。簡單來說「承認一中,祇是了滿足中國一中原則的要求」。

二、接受憲法一中的後果?
        中國堅持一中原則的理由就是要統一台灣,並將統一台灣問題定位為內政問題以排斥國際的介入,所以在「一中」原則下不承認中華民國,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台灣祇淪為地區。而在台灣中華民國政府方面,過去在國民黨政府堅持漢賊不兩立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一中就是中華民國;這種說法在中國尚處於經濟落後,綜合國力較弱的時候,尚可暫時夜郎自大一段時間;但隨著中國快速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丶貿易、政治丶軍事、外交在全球均扮演重要角色之際,接受一中原則反而意謂著「台灣接受未來要與中國統一」的「終統」問題。而一般國民對「一中」也有一定比例的人認為是「未來統一」的問題。      
         我認為主張中華民國憲法是「憲法一中」比主張「一中各表」更嚴重,理由是「一中」祇是政治主張的宣示,而「憲法一中」則有憲法上的効力問題,也就是很容易衍生成為憲法上統一的正當性及必要性的問題,而忽略人民選擇權。
         國民黨主張一中,接受終極統一的價值,有其歷史背景,李登輝有萬年國會及外省籍黨政軍保守勢力反台獨反改革的包縛;而馬英九有外省第二代及外省統治集團拋不掉的情節,雖然我們不能接受,但可以理解。而民進黨作為土生土長的政黨如果接受一中原則或憲法一中,可能帶來的影響更大,會讓國際人士特別是美國丶日本認為台灣人民已接受與中國終極統一了。而不敢插手保衛台灣。
         提「憲法一中」主張的人,也許好意是希望民共可以對談,兩岸交流可以更務實,民進黨可以在涉中國經濟事務的業者得到較多的支持,但涉及台灣國家前途丶國民主權行使的大是大非,卻不可蒙混!而提這種主張的人,其內心是否已有「不排除接受未來終極統一」的心態呢?這也的確是值得探究的問題!              
      
三丶民進黨為何不接受一中原則?
      民進黨迄今堅決反對接受一中,其原因是:因為一個中國不是現狀(不是現在式),一個中國是終極統一,僅祇是台灣未來可能選項之一,而且涉及領土變更案,已涉及2300萬人民的國民主權行使問題,選擇權在人民,政黨應尊重人民的選擇。尤其在目前中國毫無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現狀,同意一中,無異是出賣台灣人民前途,也侵犯人民的選擇權。
      民進黨若接受一中勢必造成政黨的大分裂,民進黨中堅持主張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者,或一邊一國主張可能不是發起清黨運動,就是另組新黨,民進黨大崩解機率甚高!
      而綠營台灣派的支持群再度受到打擊,人民信心丶熱情再度受傷害,也將更弱化核心支持群的動能,如此將更難再凝聚人民的團結的意志力來捍衛台灣,台灣人民士氣可能崩盤!
      憲法一中說,其實陌視台灣經過幾十年民主運動的努力,憲法已徹底台灣化,這就是民進黨在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所要表達的基本精神;現行憲法已落實2300萬台灣人民行使國民主權,從修改憲法丶選舉國會議員丶人民直選選舉5屆的總統,再再體現台灣作為一個嶄新民主自由主權獨立國家的特質。但憲法一中說似乎又把我們拉回到萬年老國代老立委的年代,把台灣重新框入一中的緊篐咒。

四丶憲法各表是否一中架構?
       謝長廷發表憲法各表後,不少人認為他仍不脫一中架構,因為他仍然主張「一國兩市」「憲法一中」;雖然他試圖否認他曾說「憲法一中」,但他說憲法是一中架構,及依據我國憲法廈門市與高雄市是一國兩市,說他是憲法一中說並無錯誤。
       但也有人極力為他辯護認為不應將憲法各表等同於一中架構或一中各表,辯護者說"兩個地區,兩部憲法"就是特殊國與國的關係。
       我認為謝長廷的憲法各表,其實是"憲法各表一中",或者說"憲法一中各表"。因為中國大陸的憲法當然是一中原則,而謝長廷迄今為止所主張的中華民國憲法也是一中原則;而兩個地區兩部憲法跟兩岸有關的部分,惟一顯著的"謝、中」共識就在都是「一中架構」,而這也正是國共兩黨的共識(終極統一,反對台獨);而這個「兩部憲法都是一中架構共識」,各自依各自的憲法表示,這難道不是「憲法各表一中」或者是「憲法一中各表」,這一點跟國民黨的一中各表有何區別?除了這點「謝丶中」共識之外,這兩個地區兩部憲法跟兩岸有關的,尚有何「謝丶中」共識可言?可各表乎!
       如果沒有這一點「謝丶中」共識:「憲法各表一中」,還有何可談嗎?
       我基本上認為「憲法各表」,就是隱匿「謝、中」的「憲法一中共識」,就是刻意「隱匿一中」。而中國大陸"容忍此一隱匿"的目的,是為了提供謝長廷在民進黨內有更大的揮灑空間,以提供謝長廷主導民進黨中國政策更大的可能,並進而催化民進黨接受憲法一中的路線,而達到國丶民兩黨競逐中國支持的目的,而可以更便宜的達到有效控制台灣的目的。      但中國真會接受「憲法各表」嗎?有人說中國是彈性的,並非不可能,沒錯,中國現在不急著說NO,因為謝畢竟是一張王牌之一,當然要好好利用一下,必要的時候再來說NO,反正不會有損失。但相信中國會接受憲法各表的,可真是痴人作夢也!中國到現在都不接受一中"各表"了,更何況憲法各表!要欺騙台灣人容易,但要誆中國共產黨難矣!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兄弟之邦vs.憲法各表



兄弟之邦vs憲法各表
                                                       
         提出憲法各表的謝長廷,在受到各方質疑下,他說憲法各表是他認為目前兩岸關係最好的定位,批評他的人如果能提出說服他的主張,他願意接受。

         兩岸關係的定位在1999年李登輝前總統卸任前,從辜汪會談時的「一中各表」轉進到「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但中國無法接受,這才衍生出「兩岸關係如何定位?」的問題;而中國強迫台灣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李登輝時代隨著民主憲政改革成功後,擬脫掉一中的外衣,繼之而起的陳水扁仍然延續「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但2004年6月國民黨主席連戰在連輸兩次總統大選之後,對台灣失望,乃決心開啟「國共合作」的平台,決定依「一中架構」「國共聯手制台」,並以「國共平台」邊緣化台灣政府官方的陸委會及海基會。馬英九選上總統後,一中政策更是高於外交政策,2008年8月份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首度歷史性登台,結果馬英九的「一中各表」赤裸裸的變成「見到陳雲林,國旗就收起來」,變成「祇有一中,沒有各表,淪為中華民國不是國家的恥辱」,幸好還有很多人民抗議的聲音,凸顯台灣的立場。一中原則迄今民進黨仍拒絕接受。

          民進黨為何不接受一中原則,主要是:

              1、一中原則包含台灣是中國的部分,這個「與現狀現實不符」。現實存在的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一個「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一中一台或二個中國。

              2、一中在全世界國家及國際上都祇承認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一中原則,則無異是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徒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台灣的正當性。

              3、國民黨自稱的「一中各表」的一中是指「中華民國」,祇是欺騙台灣人民的技倆,從「陳雲林來台,中華民國國旗就自己收起來」可以証明「祇有一中,沒有各表」。

              4、一中既然不是現在式(不是現狀),它是「未來式」,亦即涉及「未來中國大陸與台灣統一」問題,未來涉及統一合併都涉及修憲,都需經過2300萬人民之同意,在未經2300萬人民同意,任何政黨擅自主張一中(即未來統一),都是侵犯人民的選擇權,也是侵犯民主的核心價值。

         兩岸的定位,在「國與國的關係」(不被中國接受)與「一中」(不被民進黨及多數台灣人接受),兩者之間是否還有其它可能嗎?

         2000年阿扁總統初上任幾個月,在朝野和談會見連戰當天竟宣佈廢核四,而造成喧然大波,政局動盪不安;我因即將在2001年回台南選縣長,對於國家大局以後恐較沒時間關心,所以針對當時局勢及兩岸大局提出兩篇書面意見,一篇主張「應儘快推動兩岸直航」,另一篇主張「以兄弟之邦替代四不一沒有」。當時阿扁尚未搬進官邸,我特別傳真到他民生東路的家,也跟他通了電話,可惜他似乎不重視。當時推動兩岸直航在立法院連署已超過二分之一,給當時初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很大的壓力,後來考慮到民進黨執政的立場,不便與阿扁的執政團隊有太大衝突而作罷!時空一轉眼已12年,當時推動的直航已在2008年馬英九上任後達成。但現在看來兄弟之邦仍是比較好的兩岸定位!

         為何當時會提兄弟之邦?主要是在「中國不接受國與國的關係,而我們不接受一中關係」,如何找出一個對等尊嚴而特殊的關係,降低雙方衝突的架構,而當時阿扁所提的「四不一沒有」不具宣傳性,也不具有正面的戰略性,我認為「兄弟之邦」具有幾項正面的能量:

           1、兄弟具有對等尊嚴的關係,可以滿足我方對等尊嚴的期待。

           2、兄弟之邦,具有尊重歷史丶語言、文化丶血緣關係的親近性與特殊性。
                少部分極端的台獨主張者將台灣人具有平埔族、南島語系丶越族血緣,而引為台灣人不同於漢人之主張,雖非無據,(我個人就是最重視消失的平埔文化的),但若因而即否認絕大多數台灣人為大陸移民的後裔,則也太過度了。況且台灣作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現狀事實,也是台灣人民居於民主生活方式的選擇權,與血緣無關!而且承認歷史、語言丶文化、血緣,對於改善雙方實質關係確有幫助!

           3、「兄弟之邦」一詞源於春秋戰國時代遺留之中國文化固有之用語,並非像政治學法律學的「主權」「國家」「憲法」這種外來語,具有較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反而兄弟之邦,兄弟一詞能拉近雙方距離。

           4、邦的定義範圍較廣,可從邦國的國家概念到邦聯的邦、聯邦的邦,可解釋性很廣,可同時滿足台灣及中國雙方的想像。

           5、兄弟之邦,不會陷入「一中」,也不會當然就是嚴肅的「國與國」的關係,就算中國短期不接受,也不會陷入惡化的格局。

         兄弟之邦中國會接受嗎?短期內中國也不會接受,但兄弟分家已是現代社會的常態,兄弟之邦至少有助於對話與交流,在控制危險上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對化解雙方的歧見、岐視會有很大的幫忙。尤其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其實也進步很快,各方面提升很多,加上參與全球事務,在公務體系人員其視野丶經驗已超過台灣很多,這是我們要自己警惕檢討的。

         至於憲法各表,不但中國顯然不能接受,在國內受到「憲法一中」的疑慮,也不可能被接受,我認為謝長廷應可以好好考慮「兄弟之邦」。

        「兄弟之邦」連獨派大老辜寬敏在二丶三年前也開始正式為文提倡,並由吳榮義在今年黨主席選舉時再度提出。辜老能提出兄弟之邦,難能可貴,也表示他的日新益新。而辜老能接受的想必獨派也能接受,所以國內應可形成「兄弟之邦」的共識。蘇貞昌主席應可以認真考慮以「兄弟之邦」來定位兩岸的關係。

憲法各表能成為民共會談的敲門磚嗎?黨的角色呢?


憲法各表能成為民共會談的敲門磚嗎?黨的角色呢?

       謝長廷在拜訪王毅後表示:當時他提出了以「憲法各表」取代「九二共識」,許多國內獨派人士至少在那一幕聽到沒有「九二共識」心裡放心多了;可是很少人會進一步問:當時謝長廷為何不在王毅面前說以「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尤其在謝長廷的新書「未來不一樣的台灣」第118丶120頁分別提到:

              國內:以「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
              國際:以「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

        為何在王毅面前卻變成「憲法各表」取代「九二共識」,而不是取代「一中各表」呢?是一時語言準確度的誤差?或者是因為「取代」「一中各表」本身的敏感性太高可能觸怒中方,而有意識地的廻避呢?其實中國是從頭都是反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對中國來說從來就祇有「一個中國原則(含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你反對「九二共識」他無所謂;但你反對「一中各表」,他就認為是你是反對「一中原則」,就是獨派了。所以這一個細微之處卻頗有玄機!

        謝長廷在記者詢問「憲法各表」與「一中各表」有何區別時,也再次發揮雄辯之才,他說:「憲法各表」是「兩個地方」有「兩部憲法」;而「一中各表」是只有「一部憲法」的存在不同的。這是辯論上標準的創造一個假箭靶來誤導大家的「稻草人」策略,把「一中各表」定位為「一部憲法」的存在,這完全是錯誤的,中共怎麼可能依照一部「中華民國的憲法」來表示一中呢?所以「一中」在1992國共開始會談時,本就非有意識的依「憲法」來主張,而祇是一個政治上的概念「全世界衹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祇是因為謝長廷將廈門市及高雄市說成依照我國憲法是「同一個國家的兩個城市」,才發展出所謂「一國兩市」「憲法一中」的概念。而「憲法一中」終被馬英九借用,作為九二共識丶一中各表的憲法依據。

        其實「一國兩市」「憲法一中」都比「一中各表」更嚴重,雖然憲法文字雖然並無兩岸應統一的明示,但把「已凍結憲法效力的『大陸地區』,與現行憲法效力所及的『自由地區』」說成是同一國,把現行憲法體系定為「憲法一中」,正是賦予中共統一台灣的憲法正當性及必要性,也容易誤導全世界認為台灣朝野都同意統一的方向,使台海問題成為中國內政問題。這正是抹煞了從終止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後歷次的修憲、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等,彰顯台灣2300萬人民獨立行使主權,讓中華民國憲法台灣化的事實,及台灣民主改革的成果,而倒退到動員勘亂時期的憲法解釋。這就是本人為何強烈反對「憲法一中」的理由!

       「憲法共識」及「憲法各表」能否成為民進黨的共識?在謝長廷提過「一國兩市」及「憲法一中」後,除非他公開承認過去的主張有錯誤,否則難以得到民進黨的多數的共識!蘇貞昌、蔡英文也大概祇會尊重謝長廷個人的主張,而不敢淌入這場渾水。

         而謝長廷及其支持者會以「憲法各表」已成功的作為民共對話談判的敲門磚,而且誇大謝為民進黨的「知中派」,衹有他才能與中國對談。而事實上「憲法各表」真的可作為有效的敲門磚嗎?我認為它不可能成為敲門磚,理由很簡單,共產黨怎麼可能承認中華民國憲法?這也太不了解中共了,自己喊爽的!「沒有一中,中國當然祇是應付你」,除非同時明文宣示「兩岸憲法同屬一中」,而中國才可能進入思考,思考不代表接受,衹是拖得尚未駁斥,且看「你尚有何利用價值?」

         如果一個明知中國不會接受,卻需不斷用「一國兩市」「憲法一中」來引誘對方期待;而回到台灣來一會兒又是「憲法各表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一會兒又是「憲法是一中架構」來混亂大家的思緒,到頭來必然兩頭落空,而台灣及民進黨都會「輸甲脫褲」!理由是接受了謝長廷的「憲法共識」「憲法各表」,能不被解讀為承認「一國兩市」「憲法一中」嗎?民進黨還有什麼立場去反對馬英九的「一國兩區」及「一中市場」呢?而過去民進黨對台灣主權的堅持,對台灣人民的訴求,豈非成為一場騙局嗎?民進黨必然失去人民的信賴,政黨將大幅萎縮,而台灣人民的意志將會有潰散危機!中國則更易於不戰而屈人之兵!

         我個人一向贊成務實交往,也認為民進黨應更有信心面對中國的交流,如此才能知己知彼。但要堅持以現狀對等尊嚴的交流,而且要以誠信原則為上,並尊重交往的對方。謝長廷訪中交流值得肯定,社會也多持肯定。但他的憲法共識、憲法各表祇是隱匿「憲法一中」「一國兩市」的包裝,意圖自欺欺人必然兩頭落空,他的有計劃的媒體造勢,相對於黨的沈默,造成民進黨許多支持者對黨的惶惑。我認為台灣與中國本是「兄弟之邦」,如何面對中國崛起?中國政策如何制訂?是民進黨刻不容緩不可逃避的責任,蘇貞昌主席應更有擔當扮演黨內整合者、領導者的角色,也應扮演社會領航的角色!針對憲法各表,黨不宜沉默或只是表示尊重謝長廷的個人意見,而應該重申民進黨的立場與主張,以免造成支持者的困惑。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憲法各表與政治禪宗公案


憲法各表與政治禪宗公案


       謝長廷10月4-8日訪問中國,並會見了包括王毅、陳雲林、戴秉國等人,一般認為中共給予相當高規格的接待;謝會見王毅後,事後謝召開的記者會表示:他向王毅表達「不承認有92共識」,並主張以「憲法各表」取代「九二共識」。由於謝此行事前獨派人士就採取嚴厲公開評判的態度,對於謝過去「一國兩市」「憲法一中」的主張深感疑慮;謝在訪問行程也很機巧的表達不承認92共識,也未再提一中,解除了獨派人士的猛烈炮火;但他所丟出的「憲法各表」,卻愰如「政治禪宗」的公案,蘊藏玄機卻也頗令人費解!

       謝此行大体上民進黨主要派系及公職都持肯定態度,尤其蘇貞昌主席及蔡英文前主席。其主要的背景是大家認為2012年小英敗選的關鍵之一是,中國政策,學界分析評估因民進黨中國政策而影響投票者約有4.5%,已幾乎將近小英敗選輸的票。敗選後小英的檢討,也認為應加強與中國的務實交流,民進黨主流公職的態度幾乎是務實交流。但是一提到「一中」,除了少數外,絕大多數還是不敢公開贊同的。

       謝此行也到東山島祭祖,並於祭祖中留下眼淚,也說就好像回到兄弟的家一樣,而在台灣引起物議!我個人認為留下眼淚是否有過度矯情?大家自有公斷,但因涉及個人主觀情感,實不便評論。但謝公開表示要正視台灣人民與大陸的歷史淵源及血緣文化的關係,這倒是一個持平之論!目前部份獨派人士企圖透過平埔血統及南島語系或越族,而建構不同於漢族的論述,這個論述固有助于族群在融合過程被壓抑族群文化之發揚與被尊重,對建構多元文化及血緣認同具有相當價值,對平埔族及文化得到更大的尊重有幫助,但這並無法否定漢人移民在血緣丶語言文化歷史存在的事實,所以謝的說法應可認為是持平之論。

      然而如何解讀謝所說的「憲法共識」「憲法各表」呢?禪宗一向有所謂的「文字障」,而如果有人蓄意創造一堆「文字障」,那大家就更累啦!

      如何解讀謝的兩岸關係的主張,可以將他過去所主張的四組概念,依其主張之先後次序並排,也許可以容易理解:
            「一國兩市」
            「憲法一中」
            「憲法共識」
            「憲法各表」

       以上四組概念究竟是並存?或者是後者否定前者?如果以謝訪問中國大陸前後的說法,一國兩市他至今仍是承認的。但他對「憲法一中」則推說是記者簡化的說法,他的完整說是「以中華民國憲法回應一中」,可是這兩種說法其實已自相矛盾,他說依現行中華民國憲法,高雄與廈門是同一個中華民國下的兩個城市;而且他也多次公開在立法院宣稱現行憲法是一中架構,目前他也沒改變他對現行憲法一中架構的解讀。所以這四組概念在謝長廷的主張是並存的。

       如果並存,則是否有矛盾?一國兩市與憲法一中,是謝對現行憲法的解讀,屬於個人的見解;至於憲法共識,謝長廷其實也承認有共識的部份,也有沒共識的部份,所以憲法共識其實祇是「國內不分藍綠尊重現行憲法体制的共識」,至於最關鍵的現行憲法是否一中?則顯然藍綠沒有共識,甚至綠色的團體內部也無共識。至於憲法各表則是中華民國在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各自表彰各自的憲法,但這個顯然中國是不可能接受的。所以四組概念嚴格來說並不矛盾。

        而既然四組概念並存,則謝長廷的「憲法各表」,就是建立在「一國兩市」及「憲法一中」的前提下,其實完整的內涵應該就是「憲法一中各表」,否則即自陷矛盾;也就是無論是中華民國憲法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都是一中架構憲法,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所以文字再怎麼天花亂綴,其實「一中」才是核心問題,也才是共產黨向謝長廷伸出橄欖枝的關鍵。

       既然「一中」是關鍵,那為什麼要搞一大堆文字障呢?這就是關鍵!國民黨過去談一中各表,但一中各表,中國祇接受「一中」,不理會「各表」,連陳雲林來台灣所經過之處,中華民國國旗都強迫收起來,可見「各表」中國不承認,卻是國民黨拿來騙老百姓自我阿Q的說詞。然而「一中各表」還是有一中,人民還是有被統一的直接聯想,還是會害怕,會影響到選票。所以不知從何時開始,國民黨就用「九二共識」替代「一中各表」,媒體開始大量使用「九二共識」,而少用「一中各表」,在野黨也陷入九二共識的陷阱。因為九二共識沒有一中的字眼,所以人民比較不會擔心比較沒有警覺,這就是國民黨高明的宣傳統戰策略。蔡英文在2012年大選時陷入「是否有九二共識?」的論戰,其實應是攻擊「一中」,卻反而淪為守勢!因為不管有無九二共識,國共兩黨都是一中原則,就攻他的「一中」就是了!

       至於謝長廷從「一國兩市」「憲法一中」一路轉進到「憲法共識」「憲法各表」,其實道理是相同的。因為「在綠營的支持群中,一中是沒市場的」,2007年謝在「一中」的包袱下,仍能取得民進黨總統提名權,可以算是超級辯才,他很機巧的將他的主張定性為「對現有憲政實狀的解釋」,而又主張不滿憲政實狀所以要修憲制憲。雖然如此,一中的質疑,仍是他的問題,所以用「憲法共識」、「憲法各表」而「隱匿一中」以避免陷入「一中的質疑」。然而如前所述核心議題仍是「一中」。

      憲法各表能否為中國接受?中國對謝所提憲法共識及憲法各表的態度為何?目前中方尚未具體反應,理由是中國想要充分利用謝的影響力,來達到幾個目的:1、來警告國民黨,它不是惟一的選擇,形成國、民兩黨競相向中國示好的格局,以逼迫馬英九作更多的讓步;而具體的案例是最近中國在台留學生健保問題,國民黨提出比民進黨更優惠的政府補貼方案。2、引誘民進黨更多人接受憲法各表,進而接受憲法一中,讓民進黨更多抬面人士不敢公開反對一中,而孤立限縮民進黨內反一中的堅定獨派勢力。在這些目標正有效發酵下,中國不會這麼快去反駁謝的說法,而寧願任其各說各話!

      至於民進黨內憲法各表能否成為兩岸關係的定位呢?看來可能性也不大,因為無論蘇貞昌、蔡英文兩位角逐2016大位的人也都是夠聰明的不會涉入有「一中之嫌」的政策!

      謝長廷返國後公開表示他認為憲法各表是目前他認為最好的兩岸關係的定位,而且說如果有更好的能說服他,他會接受。其實兩岸的關係的客觀事實誠如李登輝時代所定位的「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祇是中國不接受罷矣!而此一特殊關係,包含    1、雙方有共同歷史丶文化、血緣的關係,也包含   2、中國大陸主張主權及於台灣。我一向認為嚴肅的政治法律術語無助于解決此一兩難而鬪爭的格局,中國不會接受「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也當然不會接受「憲法各表」,他們祇會接受謝長廷的「一國兩市」「憲法一中」的「一中」罷矣!所以2000年阿扁執政時正陷入廢核四風暴,我向他建議儘速推動兩岸直航,並將兩岸關係的「四不一沒有」重新定位為「兄弟之邦」。時隔12年,我仍然認為「兄弟之邦」的定位比「憲法各表」更好,而且也不需要對方的同意!為什麼「兄弟之邦」比「憲法各表」更適當,將另文說明!

後註:2013年6月27-29日謝在香港的研討會,中國的代表已明確公開表示不能接受憲法各表。其實這當然是中國不能接受的,聰明如謝者,豈非不知呢?他明知又為何作主張呢?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不能參加開幕式的廈門行


                                                 不能參加開幕式的廈門行

        九月份蘭藝雜誌總編輯黃禎宏偕同台南市新任蘭藝協會葉理事長來佳里基金會拜訪我,擬聘我為該會的顧問;同行尚有台南將軍出身已到大陸十幾年的蘭藝界台商林村明,他正在籌辦廈門市首屆海峽兩岸蘭花精品展,他邀請我參加作為這個展的貴賓,而且告訴我將會有3丶40位台灣蘭花界的朋友參加,我對大陸蘭花的產業及市場也有興趣關心,也想藉此機會了解廈門漳州附近幾位台灣從事農業的朋友的狀況,所以就一口答應了!

       我在2010年曾先後到中國大陸三次,第一次在6月底去促銷愛文芒果,行程從北京--上海--昆山--杭州;第二次在9月份去北京促銷中秋節文旦柚及其它時節農產品;第三次則為優質台灣農產品在中國大陸的高端通路設立,去作北京及天津的高端通路作促銷活動;同時也到福建進行文化及尋根祭祖之旅。這三次大陸行之後一些賣葯兼獨派政論電台就作了許多負面的解讀,甚至說我打算去大陸作生意!為了避免這種荒謬的謠言繼續擴散,卸任後我就避免到中國大陸,反而到美國去進修!

       在決定參加這次蘭花展後,就由台商林村明及黃禎宏去安排相關進出廈門的手續,我決定實際走一趙小三通來體驗一下。後來有一位朋友知道我們廈門蘭花之旅後,很熱心跟國台辦聯繋,希望國台辦能協助;結果沒想到國台辦竟慎重要求我循二年前的先例,先派一個代表去北京國台辦先作溝通,如果不能到北京則到上海台辦先溝通。我覺得沒必要這麼麻煩。後來國台辦也同意了,但是託那位朋友來表示,希望我到中國大陸不要稱「中華民國」,且稱「大陸」不要稱「中國」,我聽了覺得實在太不尊重了,所以請這位朋友轉達我的意思說「這是很不尊重的,如果他們不同意我入境,就在小三通的入關口把我擋下來。」國台辦這次的處理方式,幾乎是干預言論自由、思想自由的程度,還真以為台灣是北京在管呢!讓人有台灣3、40年前白色恐怖的感覺!我真不知道他們為何養成這麼傲慢的態度?

       正好幾個禮拜前,一位經常在北京與官方人士有交涉的朋友提到,中國大陸相關人士對我在黨主席選舉時的言論的觀點,他們認為我比二年前給他們的印象變得很獨派的觀點,例如「明確反對一中、評判一中」甚至發起「反一國兩區大遊行」,強調「台灣香港化危機」,又強調「南向佈局丶南向政策」,比他們所預期的更獨派,至少是選舉時就變得很獨派!我當時並沒有刻意把此事作太多聯想,心想也許我現在並無公職也無黨職衹是一介平民罷矣!

       由於蘭展的主要活動是10月11日晚上的迎賓晚宴及12日的開幕典禮,林村明及黃禎宏在拜訪我時,也都事先告知我這是主要參加的活動。

       我10月8日搭小三通到廈門後,9、10日兩天到漳州地區拜訪幾位台商朋友,九品香水蓮花及南坑咖啡丶杏鮑菇,並參觀世界文化遺產「南靖土樓」,及漳埔台灣農民創業園及入園的鉅寳蘭園及建設中的「蘭花專區」(仿效台灣蘭花生技園區),可以說非常充實,收穫也很多!

       10月11日晚上是蘭展慣例的迎賓之夜,事前竟傳出我不能參加的說法,我覺得不可能,可是在迎賓之夜的介紹台灣來賓時就獨獨沒介紹到我。晚宴結束後,有一位喝了不少酒的台商朋友「秦仔」有些醉意跟我說「主辦單位受壓力,原擔心媒體來,不希望我參加迎賓之夜晚宴,但主辦單位堅持我必需參加。而隔天開幕式媒體很多,主辦單位有壓力希望開幕時我不要在場,開幕式結束後才到會場」他講話時正好邀請我來的台商與大陸的朋友也都在場而且似乎也同意他的說法!我當場覺得有些怪異,但因為無所求,所以也就客隨主便,而且也沒問壓力到底是來自何單位?

       隔天(12日)早上我們尊重他們的意思避開開幕式後才到蘭展的會場,正好遇到二位台灣來熟悉的教授及幾位業者,擬一齊合影,會場一台攝影機疑似記者也來拍攝,而負責籌辦工作的台商朋友特別跑去跟疑似攝影記者咬耳朵請他離開,氣氛一下子變得很詭異!似乎我這次行程有關單位不希望有媒體暴光。

       本來一場頗為單純的蘭花專業展,因為一些政治的因素變得很詭異,隨行的朋友政治敏感度高的都為我抱屈,我因為卸任縣長職務後,也學習適應平民的生活,所以抱著無所求的心裡,本來是好意來看能否為台灣蘭花業者加分,所以也不想增添台商蘭花業者的困擾。但連一些大陸的朋友都對謝長廷訪問廈門丶東山島丶北京能受到高規格的接待,媒体刻意大量暴光,反而我受到處處打壓也頗不以為然!不是要鼓勵交流嗎?為什麼差別會這麼大呢?

       我當然不敢跟謝長廷前院長作比較,他是派系領袖,目前在黨內也是「喊水A結凍」,選過總統、副總統、當過黨主席、行政院長;但對我打壓的痕跡,似乎不得不讓我聯想起幾個禮拜前那位朋友給我的訊息,中國對我在選黨主席時「反一中」的立場及發起「反一國兩區大遊行」的不滿有相當的關聯性。民進黨也許可以從我這次的經驗得到一些啟示。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謝長廷訪問中國大陸的效應將如何?



謝長廷訪問中國大陸的效應將如何?


       謝長廷將於10月4日啟程訪問中國大陸北京,此行雖是受邀為國際調酒比賽的貴賓,但以謝在民進黨天王級的份量而且是現任中常委的角色,首次破冰之旅,必然受中共及各界的關切!由於謝此行是以私人身份而非代表黨,他在記者會也表明要自負其責。但以其天王級的份量,此行將對台灣民主運動及民進黨將產生實質的影響!

       如果從交流的角度,謝此行以私人名義其實也並無不可,甚至值得鼓勵多交流!而且以謝的聰明機智,而且擔任過民進黨主席、行政院長、民進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想必對表達台灣的立場應無庸置疑!

       問題是謝在10月1日行前記者會,回答記者的詢問的幾個問題,就讓人產生很大的疑惑!

       記者問他以前主張的「憲法一中」的問題?謝表示這是記者簡化他的論述,並不是他講的話,他的答覆其實是「以中華民國憲法回應一中問題」;記者又追問他在高雄市長任內為訪問廈門市,所提的高雄市、廈門市是一國兩市的主張又如何解釋?謝表示雖然是兩岸的兩個城市,但依據憲法都是同一國,但這個國是指中華民國,不是另外一個「國」。

       謝的答覆看似機巧,但卻讓我很難區別他的主張「一國兩市」跟馬英九的「一國兩區」以及「一中各表」有何區別?而且雖然他否認他主張「憲法一中」,但從其內容「一國兩市」其實已達到「憲法一國」的程度,而「一中」與「一國」又有何區隔?看起來似乎「一國」又更嚴重!

       民進黨的確是個思想言論都很自由的政黨,可是當我們強力批評馬英九的「一中各表」,及2012年大選後高唱「一國兩區」是出賣台灣主權,剝奪人民對台灣前途的選擇權時,國民黨祇需四兩撥千金的回答說,他們是依照憲法規定,並參照謝長廷的「憲法一中」及「一國兩市」,就足以讓民進黨「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了。

       的確依照現行憲法體系(憲法本文及增修條文)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有「大陸地區」及「自由地區」,問題是中華民國(ROC)已依現實狀態對大陸地區的法權完全凍結,衹有在「台澎金馬自由地區」行使法權;而大陸地區目前現實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統治,而台澎金馬自由地區現實上亦非PRC所統轄。所以現實上在1895年以前舊中國統治範圍內,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PRC)與中華民國(ROC)併存的現狀。

      「一中原則」(祗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是否需正面回應?或者是各說各話?的確是關鍵!

        兩岸的現狀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PRC)+一個中華民國(ROC)在台灣」,而:
1、如果說「中華民國在台灣也簡稱為中國」,則現狀可稱之為「兩個中國」並不為過;
2、如果將「中華民國在台灣簡稱為台灣」,則現狀可稱為「一中一台」(其實更符合國際的認知);
3、至於將現狀定位為「一國兩區」,則顯然不是現狀,而是一種「中國領土」的法理的主張,或是「中國領土」過去的描述,或是未來「中國領土」的描述,其實都衹是要蘊含「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的領土主張,也是要合理化「中國統一台灣的正當性」。

       我們也不得不坦言,主張「憲法一中」或「一國兩市」在憲法上並非毫無依據,但此項主張對「維持台灣目前獨立的現狀」卻是最不利的主張;而主張中華民國在台灣(簡稱台灣)是一個現狀已獨立的國家,不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未來是否統一問題?則需經台灣2300萬人民的同意!這個立場不但忠實反應現狀,也充份體現台灣民主運動的成果及追求的民主價值。也對中國大陸在後續民主的波濤洶湧改革價值,提供一個先驅的典範!

      過去民進黨堅持不接受一中原則,關鍵不在「一中」,而是在「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而且國際上認知的中國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絕對不是「中華民國」。所以無論是「一中各表」「一國兩區」,都是很容易使國際人士各國陷入「台灣的政府也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樣的認知,而且進一步衍生「台灣與中國是否統一?或統一的?是中國與台灣內部的問題,外人無從干涉」。所以民進黨一向批評:「這種一中架構是,自欺欺人,對內欺騙國人,對外自損國格,自甘淪為區域政府。」。所以陷入「一中的框架」就如同接受「中國統一台灣的正當性」,也是投降的前奏!這就是民進黨之所以強力批評馬英九讓台灣的主權消融的原因。

       謝長廷過去在爭取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及總統競選活動時,針對他過去憲法一中及一國兩市的主張時,以非常機巧的方式回答說:「現行憲法是中國的大架構,就是因為現行憲法不合理,所以民進黨才要推動修改憲法、制定憲法」,而成功脫困,超越蘇貞昌勝出。但後來他可能也自覺憲法一中,獨派反彈聲浪太大,而且也被馬英久借用了,所以又創造了「憲法共識」;但憲法共識,在他沒有否定以前的「一國兩市」主張下,仍很難脫離他現在所不願承認的「憲法一中」的認知。而憲法共識,在獨派內部就沒共識,有一部份獨派不認為台灣已經獨立,所以要繼續推動修憲制憲正名運動;有的則認為台灣已經獨立,修不修憲已非必要條件,強推修憲制憲也過不了。而要藍綠有憲法解釋的共識更困難;至於中共更不可能承認或接受中華民國憲法,卻祇會借用中華民國憲法說:「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憲法共識」會被中共及國民黨窄化、合理化、合憲化為「一中原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謝長廷訪問中國,在中國的言論如果祇表示依據憲法,則必不能滿足中國統戰之目的,如果談憲法是一個中國的架構,則中共必然大作文章,對民進黨的政治衝擊必然很大!聰明如謝長廷,在此一歷史的關鍵時刻,不知會作如何抉擇?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地方治理與國家競爭力

地方治理與國家競爭力

       今天是民進黨智庫地方自治小組第一次會議,我是這個小組的召集人,組員有翁金珠丶彭百顯及六位學者包含陳立剛、張正修、陳朝建丶蔡茂寅、陳耀祥、陳慈陽等六位教授。
       今天主要是討論本小組未來討論的各項主題,經過將近三個小時的討論,初步將討論八項主題:
1、如何落實地方自治?中央與地方權限責任如何合理而有效能的劃分?
     雖然五都升格直轄市的配套計劃,[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劃分法]及[統籌性分配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及[公共債務法]為地方急迫性議題,但五都就有都會型直轄市及鄉村型直轄市,立場各有不同;而一般縣市與直轄市立場又不同,政治角力成份大於理性探討的可能。而且中央與地方之合理地權限劃分未明確探討前,即踏入財政收支劃分法實非合理!所以先探討如何落實地方自治的合理的中央與地方的權限劃分?以及有效能的中央與地方的權限劃分!
2、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劃法。
3、公共債務法。
4丶一般縣市與直轄市的權限丶財源丶地位如何更平等?
5、地方政府組織及地方選舉制度:
      地方選舉買票及黑金綁椿是台灣地方政治無法擺脫的夢魘,以致社會精英很少有人願意投入地方選舉;而當選的人為求連任幾乎把大部份時間投入基層婚喪喜慶跑攤上及個案服務上,而顯少力氣再關心地方公共事務及地方發展政策。而攸關地方競爭力提升的政策,顯少成為地方主動推動關注的焦點。
      如何徹底斷絕黑金買票控制地方政治?如何鼓勵社會各界精英能夠參與地方政治丶地方公共事務、推動提升地方競爭力的政策呢?我認為歐洲各國在地方選舉所採取的政黨比例選舉制度值得台灣學習,因為各政黨推薦的名單中,選民投政黨票,且依各政黨得票率分配議員席次。此一制度應徹底杜絕買票黑金問題,而且鼓勵各界精英參加地方公共事務。
6、地方分權及更多的人民參與制度:
      是否參考美國地方政府分權的制度?美國地方政府的組織,有一些跟台灣不同者,例如地方教育是由市民直選數名教育委員,組成教育委員會,再由委員會聘請教育執行長及校長,並訂定教育政策及執行相關預算。國民教育是地方政府重要職權,但一般地方民選首長通常沒有力氣去管理監督幾百所學校,是否要考慮美國地方政府的選舉教育委員的制度。
      此外美國地方政府的"警長、檢察長、法官、主計長(Controllor)"一般也都是地方公民直接民選,而非由政府指派,這也是地方分權及給予人民更多參與權,也培養人民關心公共事務的能力!
7、地方經濟與區域發展:(沒落地區[鄉鎮市]的振興方案)
8丶直轄市(五都)區的定位與職能?區是否應選舉?
9丶是否定期召開"行政院與地方首長會議"?並由行政院長率內閣親自主持!例如2個月召集一次?
      行政院院會目前祇有五都市長受邀參加,其餘縣市長未能獲參加,下情不易上達,尤其中央許多不合時宜的法規與政策,常常是國家競爭力的阻礙,所以行政院應定期召開"行政院與地方首長會議"。

     本小組下次開會時間10月17日(三)上午9:30
     下次討論主題:[中央與地方之權限責任如何劃分?----如何落實地方自治?]
     報告人:陳朝建教授。

     一般認為地方自治這個小組可能都是一些老掉牙的議題,沒有什麼"梗"!但我個人卻認為台灣的民主政治已陷入制度的瓶頸,要如何突破瓶頸深化民主?深化民主才能以民主來捍衛台灣,而要深化民主,不祇是:1、中央要推動國會選制朝向票票等值的[德國式的以政黨比例為核心的兩票制],2、在地方選舉也要推動杜絕黑金的"政黨比例代表制"。更要落實地方自治,徹底解決直轄市與一般縣市在制度上不合理的落差,而且更要將"地方治理與國家競爭力"的議題緊緊相扣,一切政治都是要落實在地方。我們這個地方自治小組,也許真能為台灣的民主開啟一扇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