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時空環境已變遷
台灣當前面對中國的處境,與11年前阿扁剛就職時及15年前李前總統民選時代,是顯然不同的,當時絕大部份人仍無法想像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會那麼快,但今天我們所面對的是其總GDP已於2010年底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而且世界銀行更預測中國的經濟規模將在2020~2030年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不祇是在經濟上的奇蹟,在科技工業上如高速鐵路已佔全球一半以上,並有能力輸出,在軍事上,預算為全球第二僅次予美國,而且隱形飛機丶巡弋飛彈、洲際彈道飛彈,反艦飛彈數量大輻增加,第一艘航空母艦也即將服役,在可預見的未來,其封鎖台灣、佔領台灣的能力已大輻提升,如果沒有美國戰略保護,台灣事實上已很難自保。
面對這樣一個顯著的新局,台灣內部卻依然是統獨藍綠對峙、爭辯不休,甚至獨派陣營內部也是爭辯鬥爭不休,讓關心台灣未來前途者深感擔憂!一方面現在馬英九總統的政策,一中原則終極統一不符主流民意,而且連國民黨一向標榜愛國的國旗都可撕毀的作為,更讓人擔憂其保護國家的決心;而藍綠對立爭鬥以及獨派的內鬥,也讓關心台灣前途的有識之士,擔心台灣是否已不知不覺中了敵人分化台灣的策略。
二、 徬徨?對立?欠缺討論平台。
在過去三十年來中國快速納入全球體系,在全球化分工體系中逐漸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而台灣的廠商也被迫產業外移,到中國大陸投資利用其相對廉價的土地及勞力成本,在這個移動的過程中,民間在國外通路商或買家壓力下一波一波地外移到中國,連高科技的筆電也外移,從李登輝總統時代眼看著台灣加速產業空洞化,乃高揭"戒急用忍"政策,試圖"根留台灣"!從此台灣即陷入"尊重市場丶自由開放丶減少政府限制干預"的開放派,與"國家安全、根留台灣"的保守派間,持續超過十五年以上不間斷的尖銳衝突與對立!
在歷經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到陳水扁時代雖高揭"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但實際上卻受到李登輝"戒急用忍"政策很大的牽制。然而產業外移的形勢已非政府能力一廂情願所能擋,民間在市場誘因下,以各種形式移轉資金去投資。到了陳水扁第一屆任內,中國躍升為經濟大國氣勢已是銳不可擋,阿扁總統任內曾有意推動兩岸直航,但據云李前總統強力反對所以不了了之。
到了馬英九時代,因前面已有連戰以國共兩黨合作模式的"國共論壇",再加上蕭萬長推動的"兩岸共同市場"的組織,所以兩岸兩會(海基會丶海協會)高調會談朝向開放路線大步前進。中國為遂行其大國經濟統戰的目的,也由各省市輪流來台高調採購宣傳,卻反而刺激台灣人的自尊心。
然而馬政府過度高估對中國開放的經濟效益,實際上卻未落實到基層,中下階級反而不滿就業機會被中國搶走,以及貧富差距的擴大,所以馬的民調一直沒起色。馬政府的開放政策,對台灣的國安威脅卻成為台灣社會普遍的隱憂!而ECFA簽署更因缺乏良好溝通平台,造成內部強烈的反彈與不安。台灣內部對中國(或兩岸)政策至今依然是徬徨、對立,沒有共識!
綜觀台灣過去二十年來對中國政策的徬徨衝突,造成不斷內耗、也缺乏人民信賴,實起因國家執政者並未建立一個適當的討論平台,能夠讓各方代表性的人可以充分的辯論,並讓人民參與,目前的電視談話性節目都祇有單方面的立場,欠缺客觀論辯的程序。民進黨曾在1998年針對中國政策舉行辯論,當時許信良的"大膽西進",最後被修正成為"強本西進",當時的辯論給社會很正面的印象,然而時隔13年至今,台灣就再也沒有類似的溝通機制。
三、 超越對立,推動台灣前途共識:
中國政策的紛爭,實根源於台灣前途統獨之爭,所以除了需要建立中國政策討論平台外,台灣前途之統獨之爭,是否也能建立基本共識,以避免無窮盡內耗?也是值得討論的課題!
(一) 台灣社會對台灣前途有無共識存在?那些是共識?
多年的民調顯示,台灣有超過85%以上的人民穩定支持維持現狀,而有將近7成的民眾, 即使在馬英九執政下,也反對"終極統一",有將近5成贊成"終極獨立"。
從這些民調,很清楚的共識已形成"維持現狀,反對終極統一"。
目前至少有三項基本共識:
1、 維持現狀。
2、 台灣現狀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PRC)。
3、 台灣前途應由台灣2300萬人民來決定。
即使像馬英九主張終極統一者,也不敢太公然宣揚終極統一,反而為了選舉也要說台灣前途由2300萬人民來決定,這樣一個民主原則在台灣也是有共識的。
(二)如何形成中國政策的共識?
作為國家領導者確實有責任去推動台灣前途之共識,並邀集各主要政黨、意見領袖來形 成共識,並對差異性保持溝通平台。
作為關心台灣前途的知識份子,實也應儘點力量,去推動中道力量的形成,而非任令社會內鬥、內耗!
四、 以"兄弟之邦"與中國對話,改善雙方關係。
國民黨及馬政府在中國所設定之"一中原則"下,進行對話,這一直是民進黨所不能接受的,因為一中原則包含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無疑是承認中國統一台灣的正當性,此一承認一中也無疑是剝奪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的選擇權。
問題是民進黨一旦再執政,若不承認一中原則,馬上會面臨極大的挑戰,連後續的對話該如何定調,都是極大的挑戰!因此我建議以"兄弟之邦"來定調雙方的關係,並做為雙方對話的基礎。
我認為與隔鄰超級強權就算是惡霸也要改善關係,更何況它天天誓誓旦旦主張台灣是屬於它的國土,而且不排除動武,也反對長久的不統一。在此情境下如果台灣若還選擇不時互嗆,態度不佳,恐怕會是自找麻煩,所以改善關係確有必要。民進黨長期除了"一邊一國"、"四不一沒有"、"對等尊嚴"、"不設前提丶現況原則"外,似乎尚無一足以框架兩岸關係的友善話語。
十年前阿扁初任總統時,因核四糾紛,為轉移當時國內政壇的紛擾,當時我即建議他儘速推動兩岸直航,並以"兄弟之邦"來定位兩岸關係,現在想來"兄弟之邦"仍是很有意義的,其理由是:
1、 兄弟之邦符合"對等"原則。
2、 兄弟之邦符合歷史、文化丶血緣的密切相通性,可拉近雙方特殊的親近的情誼,也符合人民實際的感受。
3、 邦的含義較廣,可涵蓋:國家、邦聯的邦(主權國家的邦聯,例如大英國協、前蘇聯解體後的獨立國協)、及聯邦的邦(如美國丶德國的邦),也可如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之邦。可以給雙方各自解釋的空間。
4、 兄弟之邦源自於中華文化的用詞,而非西方法律政治的用語,符合中國歷史上的大國形象,因此即使談不成,也有正面的感情交流,可改善雙方關係。
雖然兄弟之邦中國可能也不接受,可能仍堅持一中原則下的兄弟之邦,但談判本就需要時間來磨合,而善意是好的開始。
同時"兄弟之邦"也不應只是當作口號應付,更應考慮成為一個戰略原則,去深化雙方的合作關係。
五、 確認台灣民主存在的價值,擴大對海內外愛民主之中國人的關懷:
台灣人幾十年來反抗國民黨一黨獨裁,經過幾十年多少人的犧牲奉獻才爭取得到民主自由人權的成果,台灣現在的民主成果正是多少中國熱血青年從五四運動以來,歷經百年所夢寐以求的德先生與賽先生,如今經濟發展了科技進步了,賽先生已很有成果,但現在德先生必須到台灣才找得到,這民主果實,就是給中國人最大的鼓舞,鼓舞他們中國民主並非絕無機會,這就是台灣存在的價值。
但台灣長期受中共政權在國際上的打壓,對於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士都有防備心,普遍認為他們還是贊成中國統一台灣,台灣還是受他們打壓,所以少有往來。甚至對於中國追求民主人士也維持距離,認為中國民主了還不是要統一台灣。
我認為民主自由人權的基本精神源於尊重,中國民主化的過程將是漫長的奮鬥旅程,但因受網路科技進步之影響,其時程將大大提前,當中國民主人權正在受打壓之際,海內外不少華人都在關切,台灣跟他們應該有可對話的好議題。中國愈朝向民主化丶尊重人權,台灣才會愈安全!所以台灣人應敞開胸襟,擴大對海內外關懷民主之中國人表達關懷!
六、 更積極的全球化丶國際化及產業升級。
中國崛起本是全球化的一環,其積極投入全球化、應用全球市場大幅改善其經濟,台灣也因而有所好處。問題是:1、產業外移後,需要有新的產業投資,否則產業空洞化,帶來中高年失業問題很難解決。
2、同時伴隨著中國的成長,過去台灣與中國在產業鏈尚是上下游的互補關係,如今轉為平行的競爭關係,甚至被替代,所以台灣的競爭力如果不提升,將來的確是有相當危機。而反觀亞洲四小龍的韓國、新加坡的表現應讓我們自己汗顏,韓國歷經亞洲金融風暴重挫後,反而大幅提升在電視丶電影丶動畫設計,及手機網路消費性電子產品與汽車等,其Samsung、LG等品牌也成國際著名品牌。而反觀台灣似乎已輸人一大截,問題出在那裡?我認為關鍵在於台灣政府欠缺全球化思維丶國際化不足,有一點被世界邊緣化的危機。現代政府必須如跨國公司一般,要有全球佈局,全球策略的概念,例如台灣在中小企業國外投資方面,如東南亞地區,皆任由中小企業單打獨鬥,欠缺政府整體整合協助打團隊戰,致使中小企業付出很高的風險在國外單打獨鬥,而且教育也跟不上全球化丶國際化的腳步。
迷信鴻海策略就是這幾年的迷失,直到HTC以研發創新技術,成功打響智慧型手機品牌,才使得大家驚醒,全球佈局、產業升級才是王道!
七、 結語
中國崛起的事實,我們應該正面去面對,也應給予肯定,並應該正視其所代表的危機與機會,更應設法改善關係。同時台灣內部應超越對立,形成台灣前途共識,並以兄弟之邦來回應台灣與中國之歷史、文化、血緣之共通性,以改善關係,朝向和平對話;更應珍惜台灣民主成果,以台灣之鏡、催生中國和平民主改革,愛台人士也應敞開胸懷,與關懷中國民主之友人廣結善緣,民主自由人權才是台灣最重要的安全瓣。同時全球化丶國際化、產業技術昇級,提昇競爭力,這樣的台灣才會継續受中國尊重。
最近兄弟之邦已被辜老濫用了,辜老那種說法是台灣內部選舉用的說法,無法達到危機管理的效果!
回覆刪除最近小英主張的台灣共識,就是本文所稱"台灣前途共識";蘇貞昌在總統初選時也提過,可惜沒有講清楚!而小英的主張台灣共識,目前看來也沒有本文清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