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8日 星期四

黑面琵鷺的鄉愁 續篇 --- 反七輕 反大煉鋼廠13年紀錄

[好文推薦] 2006-06-08 00:00 瀏覽人次(1411)


黑面琵鷺的鄉愁 續篇 --- 反七輕 反大煉鋼廠13年紀錄

作者:謝志誠 (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 教授)
這幾年來,講到七股,很多人會馬上想到「黑面琵鷺」,因為,這種嘴巴扁扁長長,兩隻腳細細長長,嘴像琵琶,腳像白鷺鷥的國際著名稀有鳥類,每年冬天總要千里迢迢的飛來台灣七股曾文溪口過冬,第二年春天再飛回去;除了名聲響噹噹的黑面琵鷺外,近來常在媒體曝光的還有七股鹽山。到過七股玩的人,總會搭上竹筏或膠筏改造而成的遊艇,橫渡七股潟湖,穿越養殖牡蠣的蚵篷,登陸到沙洲上去看看鷺鷥的鳥穴,看看滿地亂跑的和尚蟹,然後回到岸邊,品嚐新鮮的海產!


黑面琵鷺南回北返,七股鹽場堆積如山的鹽山、內海仔、蚵篷、和尚蟹、膠筏……伴隨著七股沿海的漁民,年復一年;但這些過去被認為習以為常的事與物,在生態旅遊的熱潮下已經開始被賦予不同的意義,特別在「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成立,政府大量資源投入後,由這些事與物所搭建起來的場景將會越來越豐富。

在看得到的景象背後,發生在這裡的反對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的環保運動,卻逐漸被淡忘。

1993年起,有東帝士與燁隆兩個財團計畫到七股開發濱南工業區,興建煉油廠、石化廠、大煉鋼廠與工業港,讓這個原本默默無名的漁鄉,從此登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爭議的舞台……

到目前為止,這場爭議已經超過12年,雖然開發計畫的環境影響評估已在1999年12月17日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六十六次會議決議有條件通過,但《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審查結論卻因環評委員與學者專家的質疑,一直拖到2006年1月19日才由環保署予以公告。

也許是大家都講到不想再講的關係吧,也許有人認為一切都已經不了了之了,包括我在內的許多曾經並肩打拼過的朋友,見了面也很少再談起這檔曾經發生在七股的故事;但,也許是年紀漸長的關係吧,我開始去想,如果不趕快把故事的來龍去脈整理紀錄下來,再過個十年,這場「愛鄉土‧反七輕」的抗爭史就會像打散的拼圖片,再也沒有人可以得知它的全貌。

2005年年初,我開始著手整理資料,決定以當年與蘇煥智合著的《黑面琵鷺的鄉愁》為基礎,把故事的全貌拼起來。這本書在2005年8月就已大抵完成,但對於如何為這個還沒有結束的故事定調,實在很頭痛!一直到年初回鄉過年,跑了一趟龍山探望重病中的家旺伯,看著他戴著呼吸器,有氣無力的問我報紙報導環保署公告濱南案環評報告書到底怎麼一回事?跟他一樣,我也是事後才從報紙上看到報導的,無奈的我只好安慰他:可能是環保署依法行政吧,已經不錯了,從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到環評公告,也ㄍ一ㄥ六年了。他輕輕的嘆了口氣,反而安慰我:多謝,大家都已經盡力了。我也是事後才從報紙上看到報導的,無奈的我想到家旺伯,想到當年一起奮鬥的朋友,想到環評報告書定稿本的公告,想到這場不曉得還要打多久的環境保衛戰,我決定先為過去十二年「愛鄉土‧反七輕」的故事畫一個句點!

這本書先介紹事件發生地點,以及它的地理變遷滄桑史,然後再從時序的角度來切割故事的發展,包括「雀屏中選 粉墨上台1993~1994」、「一階環評 提前暖身1994~1995」、「攻防焦點 轉往台北1995~1996」、「環評挫敗 蹲下再起1996~1997」、「二階環評 準備開戰1996~1997」、「二階環評 輪番上場1998~1999」、「環評過關 原貌重現1999~2000」、「環評定稿 一波多折2000~2006」與「實踐理想 面對挑戰2002~2006」等。也就是說,這本書試圖從七股如何雀屏中選談起,介紹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的形成過程、內容與後續環境影響評估的進行,以及現場、街頭與環評會場間的進進出出、攻防過程與論述,以及環繞故事所在地最近幾年的變遷與發展。

這個故事,雖然因為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的有條件通過,以及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定稿本的公告而暫告一段落,但故事還沒有結束!先畫個句點,暖身之後還是要再度出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